close

父親備忘錄

 

【園丁按】

這篇取自「卡內基每週一智 父親備忘錄」(出自 【父親備忘錄】李文斯敦‧朗德(W. Livingston Larend)的文章,是一位父親帶著愧疚的心情在孩子熟睡時,自我檢討他和孩子互動的種種情節慚愧只看到孩子不符合期待的一面,忽略了孩子本性裡有許多真善美的部份,真情感人特轉介如下

 

 

聽著,孩子,我有一些話要說。雖然你睡得正熟,一隻小手掌壓在臉頰下,你的額頭微濕,蜷曲的金髮黏貼在上面。我偷偷溜進你的房間,因為剛才在書房看報的時候,內心不斷受到苛責,終於帶著愧疚的心情來到你的床前。

我想了許多事,孩子,我常常對你發脾氣。早上你穿好衣服準備上學,胡亂用毛巾在臉上碰一下,我責備你;你沒有把鞋子擦乾淨,我責備你;看到你把東西亂扔,我更生氣地對你吼叫。

早餐的時候也一樣。我常罵你打翻東西,吃飯不細嚼慢嚥,把兩肘放在桌上,奶油塗得太厚等等。等到你離開餐桌去玩,我也準備出門,你轉過身,揮著小手喊:「再見,爸爸!」我仍皺著眉頭回答:「肩膀挺好!」

到了傍晚,情況還是一樣。我走在路上,偷偷觀察你,看見你跪在地上玩玻璃彈珠,腳上的長襪都磨破了。我不顧你的顏面,當著別的孩子面前叫你回家,並對你吼說長襪子是很貴的,你要穿就得愛惜一點!想想看,孩子,這話居然出自為人父的口裡!

記得嗎?就是剛才,我在書房裡看報,你怯怯地走過來,眼裡帶著驚惶的神色,站在門口踟躕不前。我從報端上望過去,不耐煩地叫道:「你要什麼?」

你不說一句話,只是快步跑過來,雙手攬住我的脖子親吻。你小手臂的力量顯示出一份情愛,那是上帝種在你心田裡的,任何漠視都不能使它凋萎。你吻過我就走了,趴噠趴噠地跑上樓。

孩子,就是那時候,報紙從我手中滑落,我突然覺得害怕。我養成了怎麼一個壞習慣啊!挑錯、呵斥的習慣──這就是我對待一個小男孩的方法!孩子,不是我不愛你,只是我對你期望過高,不自覺地用自己年齡的標準去衡量你了。

其實,你的本性裡有許多真善美。你小小的心靈就像剛從山頭昇起的陽光一樣無限,這可以從你天真自然、不顧一切跑過來親吻、道晚安的動作看出來。孩子,今晚其餘的一切都不重要了,我在黑暗中跪到你床邊,深覺愧疚!

這是一種無力的贖罪。我知道你未必懂得我所說的一切。但是,從明天起,我會認真做一個真正的父親,要和你結為好朋友。你痛苦的時候同你一起痛苦,歡樂的時候同你一起歡笑。如果說出不耐煩的話,一定會咬到舌頭。我會每天告訴自己:「他只不過是個男孩!一個小男孩!」

我實在不該把你當成大人,孩子,像我現在看到的你,疲倦地蜷縮在床上,完全還是嬰孩的模樣。記得昨天你還躺在媽媽懷裡,頭靠在媽媽肩上,我要求的實在太多太多了。

讓我們儘量去了解別人,而不要用責罵的方法吧!讓我們儘量設身處地去想: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這比起批評責怪還要有益和有趣得多,而且讓人心生同情、忍耐和仁慈。「了解就是寬恕。」

就如同約翰生博士所說的:「上帝本身也不願論斷人,直到末日審判的來臨。」

你和我又何必呢?

 

值得學習之處

l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定會做出一些不符合我們期待事,看法是只要不違背德,何無心做出不符合我們期待的事,都是可以諒的,因為大人們也會犯自錯。

l          管教孩子,要把品德要求視為戒律。

l          孩子天性各不同,有的畏武,有的服文,要因材施教不可行孩子出氣

l         累犯不改錯誤,要制定罰則,予以約束,孩子道錯在哪裡,會受什麼樣的處分,受罰時,心中就不會有怨。

 l          卡內基人際關係原則第一條:不批評、不責備、不抱怨”,不宜孩子管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林公孚 的頭像
    林公孚

    岳林品質大觀園

    林公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