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品質倫理 (1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認識倫理與道德

1.倫理:人倫道德的常理, 是道德在各種人際關係層面的展現。《孟子.滕文公上篇》問為國云:「設為庠序學校以教之,皆所以明人倫也」。指的是教學子們明白五種倫常的道理,包括:父子、君臣、夫婦、長幼、朋友等。孟子用「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加以詮釋。這幾句簡單的話表示其關係。孟子進一步說:「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國定矣」。此語說明了為人父母或人君者的典範作用。清代名儒曾國籓有言:「風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嚮而已」說的就是這個理。

林公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隨意窩(Xuite)將關閉,品質大觀園朋友請轉向http://blog.sina.com.cn/lingf02或林公孚facebook(臉書)

 

林公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追求品質必須誠實面對環境衝擊

品質是由產品內在功能外觀以及對環境衝擊的整體表現 , 」代表受人稱譽的品味,視外觀美感而定;「質」代表能滿足用者需要的內在功能由材質及可靠度決定

林公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用慈善精神做慈善事業

William George Jordan(1864–1928) 是美國雜誌編輯,大學教師和散文家。他說:真正的慈善事業並非奠基於對眾生的施捨,用捐款表達的博愛也無法滿足人們所有的需求。送給窮人食物、衣物和金錢,只是慈善事業的開端。 更崇高、純潔的慈善事業,是為他人填平顛簸的人生道路,彌補人類的罪孽和愚昧所造成的坑洞,同時施恩給心貧的人,鼓勵受苦的人,溫柔地安撫人的軟弱。

林公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賺錢的企業是不道德

一般說來,企業是指具有法人資格的社會經濟組織,運用各種生產要素(土地、勞動力、資本和技術等),向市場提供商品或服務,以取得利潤報酬者,追求利潤是理所當然的事。

林公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認識「台灣有品運動」

                                                      林公孚

林公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道德倫理與企業社會責任

                                                                林公孚

林公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品質倫理—企業永續經營之重要憑藉

 

林公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品質倫理之基本概念與實施步驟之探討      

林公孚/品質學會 品質知識社群召集人/ 94.7.17

林公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品德乎!道德乎!

 兼談道德層次與特質

林公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談人文、文化與價值觀

                                              

林公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談品格與品格教育

林公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