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發生在QKC的一些小事

                                                   6/25/2006

1今年(2006622日晚QKC例會有幸經由鍾漢清會友,邀請到戴明博士嫡傳弟子Bill Scherkenbach先生訪問本學會,並與QKC會友進行交流。他曾以「戴明修練』12二冊書,介紹戴明理念與方法,由鍾漢清會友予以中譯後,在戴明學院出版,頗獲好評。

Scherkenbach先生為我們介紹他的新作:<收集數據的唯一目的是採取行動> (The Only Reason to Collect Data is to Take Action!)一文,向我們解釋,如何將簡單數據作成圖形,以鑑別問題之所在,然後採取矯正措施。他言簡意賅,讓我們見證了戴明法的威力。但他也感嘆,許多統計工具的使用者們,他們擅長蒐集與分析資料,但缺乏採取行動解決問題的能力,以致統計工具使用效果大打折扣。

當我們一味為趕流行,學習經過包裝所謂的新方法時,是否也該回過頭來想想,我們的一些解決問題的基本功,練好了沒有?

222日晚上QKC例會的另一個精彩專題,是由翁辰修會友講述他接受統一企業徵聘,於2002年前往中美洲尼加拉瓜,出任統鼎公司副總經理的工作經驗分享。

他指出該公司係統一企業為響應政府號召,投資友邦所建立的,以生產成衣為主。初期因人謀不臧,以致虧損連連,經過新經營團對整頓後,漸有起色,但又遭受罷工風暴,終於一一克服。故事非常精彩,他將整理後,在今年學會年會中正式發表,敬請期待。

3學會最近正忙著選舉的事,誰是未來的理事長?已成為眾所關心的焦點,有人問我的看法,我認為除非學會有具體欲達成的目標,那就會構成遴選理事長的條件,否則任由誰來做,結果都會差不多,當然至少要有一點能應付國內外品質相關事務的能力,其他不必太認真。

今年625日星期日上午TVBS電視台轉播「哈佛論壇」談論主題為:領袖特質與條件,引起我對學會遴選下屆理事長的聯想。這節目的主持人為 李紀珠 教授,與談人為馬英九市長和施振榮董事長。

施董事長認為好的領導人應具備:「熱誠且有使命感、無私為公、負責任敢擔當、有願景、良好形象。」馬英九市長則以「願景(Vision)、正直(Integrity)、承諾(Commitment)、行動(Action)表達他的看法。」二者用詞雖有不同,內容並沒有太大差異,因為一個正直的人,必定是無私為公、負責任敢擔當、良好形象者,重然諾者,必屬於熱誠且有使命感的人。

我希望本學會在選舉下屆理事長時,有投票資格的理監事們,當你們決定為理事長選舉,投下神聖一票時,應以是否具備上述領導特質者作為取捨條件。

4朱蘭博士將於今年(20061224滿102歲,比他小三個月的夫人,也於今年3月度過她101歲的生日。他們是在192665結婚,上月剛度過結婚八十年慶,能維持這麼長的婚姻,恐怕該列入金氏記錄。

朱蘭於今年住進紐約市郊Curny CircleOsborn養老院,他與上海質量協會關係良好,今年(2006430該會秘書長 唐曉芬 女士,曾率領五人小組到Osborn養老院探訪他,朱蘭仍殷殷向他強調「從系統改進下手,來提升品質的重要。」 唐 女士也發現他正著手草擬新書寫作計畫,曾笑問他準備何時完成?朱蘭風趣地說:「如果我自己無法完成的話,孫子可以完成。」他接著說:「我的孫子是 管理學 博士、大學教授,非常能幹。」

一個人活到這個年紀,還想有所作為,不知那些應有作為而不作為者,有何感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林公孚 的頭像
    林公孚

    岳林品質大觀園

    林公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