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國頂尖AI科技與企業

中國頂尖AI科技,令人驚呆。不管是專業領域,還是日常生活,人工智慧已運用在方方面面。我們從影片中看到從說一句話就能寫出整段的“未來小說家”;滿足一切實拍需求的虛擬拍攝;變電站的無人化改造,到送餐機器人,AI庭審輔助等等,人們不免會問未來,人類工作會被A取代嗎?

1.         AI的擅長

AI擅長處理的問題,通常是資料量大樣本多,且與情境相關性低的任務,那到底現在生活中,實際應用AI在哪些方面呢?主要有六個面向

(1)影像處理 Image ProcessingAI被廣泛用來辨識圖像,並做出標籤,當你在使用以圖找圖時,電腦就能辨識出相似的圖片。或是便是你的特徵,讓你用臉部辨識來登入服務。

(2)推薦引擎:透過過去的消費者行為留下的資訊,經過人工智慧演算法推薦給你你可能會喜歡的類似商品或歌曲,像是Spotify推薦品味類似的歌手,或是電商網站推薦給你你可能想要買的產品。

(3)語音辨識:語音辨識像是Youtube影片中能自動生成的字幕,或透過自然語言處理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你和蘋果的Siri Google 語音發問時,他能瞭解你說的話,並進一步給予相應的回應。

(4)AI客服機器人/助手:使用自然語言處理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技術,能夠讓線上客服Chatbot辨識並回答客戶的疑問並給予更精確的回答。

(5)自動防詐騙:亞馬遜、淘寶、GoogleFacebook上都有大量的詐騙賣家與假評價、賈廣告,AI人工智慧可以幫助辨別類似詐騙模式並下架。

(6)電腦視覺(Computer vision):電腦擷取影像處理和分析數據,在自動駕駛領域,電腦能從這些影像能辨識道路上的不同物體與號誌,來幫助車子判斷決策自動駕駛下一步的行動。

2.AI的產業趨勢

依據王石頭科技資料顯示中國在很多領域都已經跑在了前面,不少科技公司通過技術創新,成功地超越了歐美,成為了細分領域中的全球第一,比如在近幾年非常火爆的AI領域,就誕生了不少黑馬選手。

商湯科技就是中國最優秀的AI科技公司,這家成立於2014年的公司雖然年輕,但已經成為了國內最大的電腦視覺軟體供應商,也是整個亞洲最大的人工智慧軟體供應商。

(1) 商湯科技的技術研發

據瞭解,商湯科技成立至今,已發佈頂級學術論文接近700篇,拿下AI競賽冠軍超過70個,相關專利更是達到了8000多項,可以看出,商湯科技的技術研發實力確實非常強。

(2) 商湯科技與國內外汽車廠商合作

AI應用場景上,截止到20216月,商湯科技與國內外汽車廠商累計合作超過30家,成為了50多款車型的供應商。

在電腦視覺領域,華為、小米、OPPOvivo等知名手機廠商也是採用商湯科技提供的解決方案,據說全球有4億多台手機都用上了商湯科技的演算法。

(3) 聚攏了眾多業界頂級人才

而商湯科技能夠保持領先優勢,筆者認為,主要是這家企業成功聚攏了眾多業界頂級人才,商湯科技創始人湯曉鷗博士本身就擁有非常豐富的履歷。

公開信息顯示,湯曉鷗博士畢業于麻省理工學院,獲得博士學位後,他先後在香港中文大學和微軟亞洲研究院工作,繼續從事電腦視覺相關領域的研究,並在2001年建立了香港中文大學多媒體實驗室。

而在商湯科技成立後的兩年裡,人工智慧領域的頂級科學家,幾乎都彙聚在商湯科技,直到現在,商湯科技的科學家、工程師數量也是遠超國內其它AI公司,擁有超過3500人。

這家AI巨頭公司,彙聚了40多名教授、 250多名博士,5000多名員工中,有超過三分之二都是科學家和工程師。

(4) 商湯科技福利

商湯科技對待技術人才的福利也是足夠實在的,每年光是薪資支出就有十多億,不過豐厚的福利待遇,也導致這家公司在經營上出現了壓力。

(5)財務狀況

根據此前商湯科技公佈的財報顯示,從2018年到2021年上半年,商湯科技虧損竟高達242億元,不過全球領先的技術實力,讓商湯科技絲毫感受不到資金的壓力。

2015年到上市之前,商湯科技經歷了12輪融資,總共籌集了52億美元,這也是支撐起商湯科技活下來的真正原因,但從短期來看,商湯科技依然擺脫不掉虧損的困境。

不過從長遠來說,隨著AI技術不斷走向成熟,佔據技術優勢的商湯科技的確更有希望。

為了能夠讓技術不斷實現突破,在AI領域站穩腳跟,2021年底,商湯科技成功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市值突破千億,現在商湯科技的總市值已經達到了2200多億港元。

但即便如此,商湯科技依然有很大的風險,因為這家公司依然沒有一款能夠讓自己由虧轉盈的產品,一旦資本選擇拋棄,那麼商湯科技也將徹底落敗。

【啟示錄】

  數位分身讓鴻海電動車一年可以上市,飛機自行檢測各結構件的安全

  美國經歷大離職潮,餐飲服務業面對超過50萬的人力缺口,尤其需要快速出餐的速食業者更是傷透腦筋。美國老牌連鎖餐廳業者決定引進烹飪機器人,儘管費用高昂,但長期使用不但能降低工作時的風險,還有望增加收益,專家也認為餐飲界引進自動化設備,將成為未來趨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林公孚 的頭像
    林公孚

    岳林品質大觀園

    林公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