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未來思考,探索世界的未來
【園丁按】
依據《Dechnology》〈用未來思考,探索世界的未來〉一文,整理如下:
談到未來需求,首先要先提到未來思考,從層層的推衍思考想像未來需求可能 是什麼。未來思考(Future Thinking)曾由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指出,「可供解決或幫助塑造出未來的方法,且為探索未來社會發展的轉型與戰略。」
1. 未來思考要往未來時間軸
未來思考要往未來時間軸的間隔要多久呢? 思考的間隔太近的話,可能較不具有未來性,所以多數以10年、15年、20年為往後推衍的某個範圍間隔。從過去歷史、到現在的發展脈絡,如從人口學、大事件發生,到高齡少子化、物聯網、5G時代的來臨,受到政策影響,改變了人在社會、環境的生活模式,而技術加速未來變遷,過去以人為中心的需求導向,逐漸朝向人去適應未來發展的需求想像,期望能趨向個人或世界的美好未來。
2. 未來需求探索如何推衍?
無論是正向需求或未來可能的痛點,為了讓社會與未來帶來良好的變化,「設計」是個直接的方法或手段,可在環境或趨勢變化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也可應用在產業轉型與創新上;美國知名設計公司IDEO曾提出以執行任務(Task Execution)-引領遠景(Vision Leadership)及時間兩軸,作為設計需求研究的過程圖,從問題假設、研究調查到實地觀察,逐漸透視出趨勢洞察,藉由前端所收集的觀點與研究,大膽發揮想像力來創新設計,結合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McKinsey & Company、GARTNER等所出的趨勢報告、各國政策、技術發展、社會需求的策略脈絡中,找出未來可能的產品或服務的機會點,或許每個人所歸納推演出來的機會點都不同,所找出脈絡也都不盡相同,但未來需求沒有標準答案,只要從展開機會點中需要的產品/服務,藉由科技解決方案,來創造出創新的價值,就是可能的新商機。
3. 設計需求研究
設計需求研究或許不那麼強調未來性,但仍具有未來因素的考量在內。此外,未來需求探索研究法常用的有趨勢研究、PEST(政策-經濟-社會-科技)、德菲法(Delphi)等來廣泛蒐集資訊及建議,以下介紹說明幾種常用的未來需求探索研究法,這些方法有時會合併使用,讓分析出來的結果更精準、信度效度更高。
(1) 趨勢研究(Trend research)-從具體的現象來看
趨勢是價值觀和需求的變化方向,有幾個重要面向: 變革方向、價值與需求、力量、群體、呈現,在這變革的方向,產生需求與意義價值,由某種力量所推動出來,且在社會中某些群體的各方向表現出來(Els Dragt,2017)。趨勢研究可從人口學、STEEP(社會、科技、經濟、環境、政治)的現況來推衍可能的演進變化,趨勢不是流行炒作,而是一種目前可觀察到的現象,對人群產生影響並引發變化(Björn Theis)。透過趨勢分析模型,能有效了解市場的成長或衰退,及產業的潛力、營運方向。
(2)德菲法
德菲法 (Delphi)-是一種萃取群體專家意見的研究方法,有別於傳統的面對面群體專家法,以匿名的形式,並且受控制的回饋,來統計群體反應。大量使用此研究法來蒐集資訊及意見,可強化參與者意見的互動,針對相互意見的衝突、修正的方式,以取得最大共識。
(3)未來輪-超現實的現象來看
未來輪是由Sohail Inayatullah學者提出未來化思考的工具,企圖探索、推論非預期的結果,能塑造對未來議題的期望,找出新產品或服務的可能性。未來輪推衍的方式,從第一輪以長遠核心的角度來設想,再運用線性方式繼續發展第二輪、第三輪的影響,此種方法能挖掘出平時沒思考過的概念發想,透過反覆的深度思考,逐漸描繪出明確的未來執行面向。
過去許多企業透過市場分析報告、產業趨勢顧問公司來評估產業投資機會點、產業缺口等,以市場面來看,可能只有十年內的光景,若從未來思考的角度,強化推衍出未來可行性,來對照未來趨勢的走向,可讓數據表現更確實;這種方法也能用在企業內的組織改革、教育系統的改善等等。我們每ㄧ分每一秒都持續著走向未來,希望未來應是被我們掌握著,而不是我們分享生活體驗與回饋自己的經驗。
4. Dechnology
ITRI Dechnology顧問團隊在技術研發機構中累積豐富經驗, 跨足設計創新與技術研發,結合設計思考、服務創新,進行突破式創新、商機對焦。
Dechnology提出技能交流五個關於服務設計,你該知道的事如下:
(1) 我們如何知道未來需要什麼;
(2)未來需求探索如何推衍;
(3) 趨勢研究(Trend research);
(4)德菲法 (Delphi) ;
(5)未來輪。
ITRI Dechnology顧問團隊在技術研發機構中累積豐富經驗, 跨足設計創新與技術研發,結合設計思考、服務創新,進行突破式創新、商機對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