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如是說
01 南懷瑾先生:原來,真正的聰明人是這樣的(愚人節)
子曰:唯上知與下愚不移。——《論語》
只有上知,第一等智慧的人,與下愚,最笨的人,不會受環境影響。最聰明人自己有思想,有見解,有中心主張;最笨的人,影響不了他。除此以外,世界上都是像我們一樣的人,最糟了,說聰明也笨,說笨也聰明,聰明又笨,這一類人最易受時代環境影響。
所以這中間有一個哲學:真正第一等聰明的人,是世界上最笨的人;真正笨到絕頂的人,就是第一等聰明人。這個話表面上看起來矛盾,大家仔細研究一下就會瞭解,所以人不需要玩弄聰明,喜歡玩弄聰明的人,最後還是失敗的。
——《論語別裁》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論語》
人在得意時,聰明才智很容易露鋒芒;“其知可及也”,這點大家還可以做得到。但是樸實無華、老實平淡、笨笨無能的樣子,“其愚不可及也”,這就很難做到了。
這裏我們就想到清朝名士鄭板橋說過幾句很了不起的話:“聰明難,糊塗亦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絕頂聰明的人,不是故意裝糊塗,而是把自己聰明的鋒芒收斂起來,而轉進糊塗,這就更難了。
事實上,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最平凡。我們反過來,隨便找一個鄉下很土的種田人,一個老實人,對他研究研究看,就可發現一個平凡的人,也就是一個偉人。所以說學問真正好的人,最後是最平凡。如感覺到不凡,那是犯了“自命不凡”的毛病,有了這種心理,就可見這個人有限。真正了不起的人,看起來是最平凡的,所以在哲學的觀點上,就有大智若愚的說法。
——《論語別裁》
愚並不一定是愚笨。尤其古書上講到愚,往往不用“愚”字,因為愚有誠實、樸素的意思。所以,上古古典的書籍,“愚”字不太當“笨”字解,而是老子思想所主張的樸實、厚樸。
讀《老子》這本書要注意哦,大智若愚反過來,就是大愚若智哦。大笨蛋有時候看起來很聰明,他還處處表示自己聰明;越表現自己聰明的人,一定是笨蛋,暴露了自己。所以大智若愚,老子只說了正面,反面那是老子的密宗,不傳之密,你要磕了頭,拿了供養,他才傳給你。好人跟笨人兩個是隔壁,聰明跟壞蛋兩個也是隔壁,這個中間恰到好處是最難的,所以說大智若愚,大愚就若智。
——《老子他說》
02 未來時代,有最高的誠懇,才有最後的成功
有最高的誠懇,就是最成功的人。所以我常常告訴青年同學,不要玩花樣玩手段,這一百年來我們看得清清楚楚,世界文化的交流發展,人人玩手段,玩聰明,一個高似一個。尤其我們老頭子看來,現在年輕人越來越詭,手段越來越高,比我們這些老頭子還老,老奸巨滑到了太上老這個程度。將來什麼人成功呢?一個笨人,一個不玩手段,對人做事非常誠懇的人,這是天地的法則。
青年同學千萬要記住!不要玩手段。這一百年以來,人類歷史經驗的教訓,玩聰明、玩手段、玩花樣,一個高似一個,連現在的小孩都不笨,手段、本事、聰明,都比我們高明。將來全世界人類,都因為太聰明、太高明、太會玩手段了,最後成功的就是誠懇老實的人。
尤其像我就喜歡那個笨笨的,老實的。你說他笨,我就是愛他笨。我們太聰明了,缺點就是不老實了,當然那個老實的人好呀!有些同學也講,每一個人都喜歡老實人,可見老實人一定成功。這個是真理,所以頭腦聰明的人要反省,要清醒了。
——《莊子諵譁》
※微信分享 書籍:https://mp.weixin.qq.com/s/JBbA1mJVHEeML2ixbM76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