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品質團體獎〈下〉
十、作業時程
作業項目 |
時程 |
公佈有關規定 |
12月20-30日 |
報名 |
4月 1日~ 6月30日 |
書面資料提出截止 |
7月30日 |
文件審查 |
8月 1日~ 8月15日 |
現場評審 |
8月 16日~ 9月30日 |
決審 |
10月 1日~ 10月9日 |
舉行頒獎典禮(得獎廠家發表) |
11月7日 |
發表會及得獎企業觀摩 |
(待訂) |
*得視實際狀況酌予調整。
十一、申請書內容編寫之功能?
申請書內容的編撰對組織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它具備如下幾項功能:
l 在編撰過程中,產生了自我評鑑的作用。
l 從關注組織的挑戰中,能協助經營者鑑別關鍵資訊與專注關鍵績效要求以及企業成果的潛在缺口。
l 它可由評審委員在進行審查作業的各階段使用,包括:瞭解組織、初審、現場訪問、以及瞭解組織認為重要者為何?
l 它也可由申請者作為初步自我評鑑之用,倘若所鑑別的主題資料有矛盾、資料不足或沒有現成資料,則可判定為不合格。此時,可利用這些主題,提出矯正行動方案,再作努力。
十二、申請書的格式
申請書格式的編撰,是申請單位形象的直接反映,需慎重為之。任何組織欲申請品質獎,不論其目的為何?大概都要經過:概念形成、標竿學習、顧問輔導、落實執行、提出申請、接受評審等幾個階段,迨提出申請書時,內部組織運作需大致符合品質獎所要求的卓越水準。
申請書格式的設計,可劃分為甲、乙二大部分:
甲部分:組織運作一般性敘述-內部因素
這部分需以簡潔的語句說明申獎組織概況、組織架構及推動TQM的歷程。
(一)組織概況:說明組織的主要產品及/或服務、重要資源、關鍵客戶群、競爭地位、以及重要的供應商與經銷商類型、競爭環境…等,以簡潔的方式介紹組織。
(二)組織架構
以圖示法說明組織架構及推動TQM及/或其相關組織的架構,讓他人知道貴組織採用何種組織來推動TQM。
(三)推動TQM的歷程
以階段性的過程,說明貴組織推動TQM的成就。
十三、申請書的內容
(一)從組織概況開始介紹
先了解組織概況事件很重要的事,其理由如下:
l 它是自主評鑑與撰寫申請書的最恰當的起點;
l 它有助於鑑別關鍵資訊、專注關鍵績效要求及成果方面的潛在差距;
l 檢查者用它評定申請審查,包括現場訪查以了解申請者認為最重要的評審準則要項為那一項?(評審時會用準則要求與組織的環境、關係、影響、及挑戰,如下述組織概況所示。)
l 申請者可從初次自主評鑑中找出須改進之處,展開矯正措施。
(二)序言:組織概況
組織簡要描繪組織概況,說明組織運作的關鍵影響,以及所面臨的關鍵挑戰。
1.組織概說
說明最重要的組織特徵、營運環境以及和顧客、供應者、合夥者及利害相關者的關係:
1.1組織環境
(1)組織的主要產品與服務為何?用於提供產品與服務給顧客的傳送機制為何?
【備考】提供產品與服務給最終顧客的傳遞機制可由直接或經由經銷者、配銷者、協同者或通路合夥者為之。
(2)組織的文化為何?你所宣示的目的、願景、使命、任務及價值觀為何?
(3)人力概況為何?人力或員工小組與部分為何?他們的關鍵要求與期望為何?他們的教育水準為何?組織人力與工作多樣性、關鍵利益、及特別的健康與安全要求為何?
【備考】人力或員工小組與部分可依聘任或合約報告關係、位置、任期、工作環境、或其它因素為基礎。
(4)主要設施、技術、及裝備為何?
(5)組織運作下的法規環境為何?適用的職安衛法規,認證、驗證、或登記要求,相關的工業標準,及環境、財務、及產品規定為何?
1.2組織關係
(1)組織結構與組織治理制度為何?若適當時,你的報告在治理董事會、高階領導者、及上級組織間的關係為何?
(2)若適當時,關鍵顧客與利害相關者及市場部分為何?產品、服務及運作的關鍵要求與期望為何?顧客、利害相關者、及市場部分三者間的要求與期望,有何不同?
【備考】a、顧客與利害相關者部分可包括準時交貨、品質符合要求、安全、防衛措施、低價、電子溝通、快速回應、售後服務、社交反應行為、社區服務。
b、市場部分可依據產品或服務種類或特性、配銷通路、業務量、地理位置、或界定有關市場特徵的其它重要因素為基礎。
(3)最重要的供應者、合夥者、及協同者之類型為何?這些供應者、合夥者、及協同者在你的工作系統中和生產與交運服務中扮演著何種角色?若有時,他們在你的組織創新過程中,扮演著何種角色?最重要供應鏈的要求為何?
(4)與關鍵供應者與顧客合夥關係與溝通機制為何?
【備考】溝通機制需是雙向,且為人員經由電郵、網站、或電話溝通。許多組織當市場、顧客或利害相關者要求改變時,這些機制也會隨之而變。
2.組織的挑戰
說明組織運作的競爭環境,包括重要策略挑戰與優勢及績效改進系統:
2.1競爭環境
(1)競爭地位為何?在業界或所服務市場的相對大小、與成長為何?有多少競爭者?它們的類型為何?
(2)相對於你的競爭者,決定你成功的主要因素為何?若適當時,影響你競爭處境的任何關鍵性事件發生時,包括創新與共同研究的機會為何?
【備考】主要因素可包括差異因子諸如:價格領導、設計服務、創新率、地理位置接近性、及產品(服務)保固。
(3)現有得自業界關鍵的比較與競爭資料來源為何?得自業界以外關鍵的比較與競爭資料來源為何?有限制嗎?若有時,是否因為你的能力而獲得這些資料?
2.2策略背景
關鍵業務、營運、及人力資源策略挑戰與優勢為何?關鍵策略挑戰與優勢所附隨的組織永續性為何?
【備考】策略挑戰與優勢可與技術、產品/服務、營運、產業、全球化、價值鏈、及人員有關。
2.3績效改進系統
你的關鍵績效改進系統要項為何?包括評估與學習過程嗎?
【備考】績效改進可從組織關鍵績效指標(KPI)中檢討。
十四、申請資格
凡實施全面品質管理具有實績之國內機構或法人團體/企業之公司、工廠或事業單位、醫療組織機構、教育組織機構,經自我評鑑成績達650分以上者,均可申請或由相關團體推薦。
十五、申請費用
候選公司(機構)被推薦或自行提出申請書者,需附有關資料連同申請費台幣肆萬伍千元正(包括:實地訪問、評審費、頒獎等。請開中華民國品質學會劃線支票)。經評審得獎者應於接獲學會通知後,另繳納證書、頒獎相關費用計貳萬元正。於規定期限內寄送本學會。
十六、評審步驟與方式
「品質團體獎」由本學會品質獎評審委員會審查,評審步驟與方式如下:
1. 收到申請本獎之候選單位的「品質團體獎申請報告書」
2. 品質獎評審委員會召開評審會議,確認申請單位所提企業類別及其規模之類別歸屬。
3. 執行書面審查。
4. 執行現場實地訪視及與經營者懇談。
5. 評定分數,撰寫評審意見書,經主審委員彙整後,提交「品質獎評審委員會」決選。
6. 產生得獎名單,
7. 寄出「評審意見書」。
十七、評審委員
評審作業由評審委員會派員執行書面審查與實地訪視,必要時得聘請專家參加評審。
十八、申請者權益
l 得獎單位將於品質月刊廣為報導,並在經濟日報、工商時報等媒體發部消息。
l 無論得獎與否,申請者均可獲得品質獎評審小組所提供的「評審意見書」一份,供自我改進之參考。
十九、保密
、申請公司(機構)不論是否得獎,其提供之一切資料本學會均負保密之責,未獲獎公司或工廠之名稱亦予以保密。
二十、自我評鑑
(1)提出申請前請參考評審準則,需先執行自我評鑑。
(2) 各申獎機構或各部門須具有獨立法人培訓機構授予合格自評師參與自我評鑑。
(3)評鑑方式可採企業內稽方式進行。
(4)在自我評審總分達65%以上時,始提出申請。
(5)內容不清時,可請主辦單位提供協助。
(6)自我評鑑表如附錄一。
【附錄一】
品質團體獎自我評鑑表
品質獎委員會/秘書處
本表係供欲以品質團體獎「卓越經營績效模式」作為改進組織經營體質者之參考,使用者可參考七大評審要項,以簡要方式,展示各要項之優勢與改進機會,並給予評分,可得知組織經營體質之概況。
關鍵要項 |
重要性 高中低 |
高度-重要性領域之用 |
| |||
延伸(優勢)或改進(改進機會) 目標 |
計畫採取之措施為何? |
何時執行? |
誰負責? |
自評 積分 | ||
1.領導 (100) |
|
|
|
|
|
|
優勢 |
|
|
|
|
|
|
1. |
|
|
|
|
| |
2. |
|
|
|
|
| |
改進機會 |
|
|
|
|
| |
1. |
|
|
|
< bo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