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藥山禪師

藥山惟儼(751年-834年),俗姓韓,謚號弘道大師,唐代山西絳州人,為著名禪師,石頭希遷法嗣。

年十七歲時,在潮州西山南嶽懷讓的弟子慧照門下出家。二十九歲就衡山希澡受具足戒。藥山博通經論,嚴持戒律。後參謁石頭希遷,前後服侍石頭禪師共計十三年,密領玄旨,證得心法並嗣其法。唐代文學家李翱任朗州刺史時曾經拜訪過藥山禪師。據《五燈會元》卷五云︰刺史李翱,嚮師玄化,屢請不起,乃躬入山謁之。師執經卷不顧。侍者白云︰「太守在此。」翱性偏急,乃云︰「見面不如聞名。」師呼︰「太守。」翱應︰「諾。」師云︰「何得貴耳賤目?」翱拱手謝之,問云︰「如何是道?」師以手指上下云︰「會麼?」翱云︰「不會。」師云︰「雲在天,水在瓶。」翱乃欣愜作禮而述一偈云︰「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

某日,師至澧州藥山,廣開法筵,四眾雲集,大振宗風。一夜,登山經行,忽雲開見月,大笑一聲,遍於澧陽東九十餘里,居民均聞其聲。朗州刺史李翱贈詩云:「選得幽居愜野情,終年無送亦無迎;有時直上孤峰頂,月下披雲笑一聲。」

星雲說禪〉提到藥山和兩位弟子對話的故事:

師問門前兩棵樹,一枯一榮,是枯的好呢,還是榮的好?大弟子說「枯的好」師說「對」。師回看小弟子,回道「榮的好」,師說「對」。侍者不解,問道「究竟誰好?」師說「你好」。

話語中道出佛家回歸自性本空,萬法因緣所生,故修行者應具不分別、不執著的真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林公孚 的頭像
    林公孚

    岳林品質大觀園

    林公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