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失傘的經驗看到社會進步
前天到大坪林經過Daily麵包店,看到店前長廊的景觀通道和咖啡座,心生歡喜,我入內點了咖啡和甜點,找角落橢圓形玻璃桌面的藤沙發椅坐下。微雨中欣賞橫條牆面的吊掛盆栽和地面的盆景,和長方形石槽上石頭蟾蜍不絕的吐水,十分賞心悅目,和在淡水老街伯朗咖啡座的遠晀觀音山的感受,完全不同,我有多的時間放在眼前人物和景物觀察和欣賞。
這時看到一位女士購物完畢出來找雨傘,因為傘筒和周邊都是傘,就是看不到她的,不免心急,我用手指示意她的後方有傘,果然正是她的,她伸手拿了就快步走出。
對於找傘,我有不少經驗,最早可以追溯到70多年前我念小學的時候,那時候台灣才光復不久,同班中有幾位同學對我這個阿山(外省人)""充滿敵意,三不五時,會用"清國奴"、"八珈野路"罵我,我也無可奈何。
有一次下雨天我帶了一把新的紙傘,放學時居然遍找不著,只好淋著雨回去。我不知道是誰的貪心還是惡整我。
東西放著不用怕丟,這是我在30多年前在英國的經驗,那時我正在英國接受短期訓練,正好遇到大使館舉行春節酒會,參加的人很多,大家都把大衣雨傘放在門廊一架傘桶,沒有看管措施,也不怕丟,當時對英國社會知禮守紀的君子現象,印象深刻。
台灣以前在雨天常會遇到順手牽傘的小人,現在也進步到君子眾多程度了,依我的經驗,無論到超商超市或餐廳,可以放心把傘放進傘桶,台灣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好,真叫人高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林公孚 的頭像
    林公孚

    岳林品質大觀園

    林公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