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主管能力
依據《職點》資料顯示,許多企業家接受訪問時都會提及:「員工是公司最重要的核心資產」,而為企業挑選優良、合適的員工,如此的重責大任是誰負責?一般大多會認為是公司中的人事、人資抑或是其高層主管,但所謂人資的主要工作定義為何呢?人事及人資又有何區別?
《1111人力銀行》定義人資工作為:執行企業或組織內部的人力資源工作,包括招募甄選、訓練發展、薪酬福利、員工關係、績效評估。
人資通常被視為雇主與員工之間溝通的橋樑,其工作內容廣泛且須具備許多專業知識和溝通能力,由於經常需要處理勞資雙方的糾紛,與其說是橋梁,以夾心餅乾稱之更為恰當,必須具備一定程度的熱情和強大的心理。
人力資源主管能力是指人資主管個人的知識、技能、才幹,或與他們個人工作績效有直接關係的人格特質。
1990年,國際管理顧問公司太平國際與IBM合作,針對廣泛的人力資源議題,訪談三千名人力資源主管、顧問、主要職能部門主管與學者。結果顯示,受訪者對於人力資源能力抱持兩極化的看法。四類受訪的專業人士普遍認爲,能被大家接受的能力應該涵蓋以下:
(1) 資訊科技應用的知識(主要職能部門經理)
(2) 廣泛的人力資源知識與願景(人力資源學者)
(3) 能預知變革的影響(人力資源顬問)
(4) 人力資源主管對各主要職能部門經理人的教育和影響(人力資源主管)
密西根大學的研究團隊是由著名的人力資源教授韋恩.布拉克邦克、戴爾•雷克、戴夫.尤瑞奇及楊國安等教授所領導。該項調查研究詳細參考過去文獻,初期先發展實驗性質的人力資源能力模型。接下來,他們在多個產業別、跨能人力資源功能與不同地區進行眞實測試。1988年,完成第一輪採樣,樣本來自九十一家公司、逾一萬名受訪者。研究圑對在結論指出,人力資源能力可以區分為三個不同領域:
(1) 企業經營知識;
(2) 達成人力資源作業的交付成果:
(3) 管理變革能力。
其中尤以「管理變革能力」最爲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