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馬拉拉
【園丁按】
I Am Malala:How One Girl Stood Up for Education and Changed the World
作者:Malala Yousafzai, Patricia McCormick,這是我逛國際書展時購得的書,作者是年僅16歲的巴基斯坦少女,用詞清新脫俗,讀來令人喜愛。
巴基斯坦社會重男輕女,當塔利班政權更是禁止女子上學。書中講的是一個親身經歷的為女孩的教育而鬥爭的故事,述說一位身為學校經營者的父親,如何支持並鼓勵他的女兒寫作和上學,在一個重男輕女的社會裡,他們對女兒的愛是一種強烈的愛。此書會讓您相信一個人的聲音能夠激發世界的變革。
當塔利班控制了巴基斯坦的斯瓦特山谷時,一名女孩發聲了。馬拉拉·優素福扎伊 (Malala Yousafzai) 拒絕沉默,並為她受教育的權利而鬥爭。2012年10月 9日星期二,在她15歲時,她在放學回家的公交車上被近距離射中頭部,被緊急送往英國伯明翰伊麗莎白女王醫院,幾乎沒有人認為她能活下來。
我不覺得難過,我不覺得害怕。我只是在想:我的長相並不重要。我還活著,我應當心存感激。
我瞄了一眼費歐娜醫師。她把一盒面紙放在我倆的中間,我這才理解到她以為我會因此流淚。也許原本的馬拉拉會哭。但當你差點失去性命,鏡中那張逗趣的臉則成了你還活在這世上的直接證據。
「我只是比較幸運,擁有一對縱使心中充滿恐懼,仍然鼓勵我永遠直前的父母。」
「我父親跟我都是浪漫主義者。『世事一定會變得更好。』我們經常這麼說。我母親是我們的基石。當我們的頭探向天際,她的雙腳則穩踏大地。」
馬拉拉奇蹟般的康復使她踏上了從巴基斯坦北部偏遠山谷到紐約聯合國大廳的非凡旅程。十六歲時,她已成為全球和平抗議的象徵,也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諾貝爾和平獎提名人。
<![if !supportLists]>l <![endif]>2014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if !supportLists]>l <![endif]>2014&2013年「諾貝爾和平獎」最年輕的候選人
<![if !supportLists]>l <![endif]>獲頒「國際兒童和平獎」、「國際特赦組織良心大使獎」、「巴基斯坦國際青年和平獎」、「沙卡洛夫人權獎」
<![if !supportLists]>l <![endif]>《Time時代雜誌》年度風雲人物的第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