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細說清代才子袁枚

  袁枚(1716325日—179713日)。字子才,號簡齋,別號隨園老人,時稱隨園先生,浙江錢塘縣(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谿,清代詩人、文學家、散文家、美食家,清代詩壇盟主。

  23歲金榜題名,緊接著迎來洞房花燭夜,娶了杭州王氏王氏賢淑、寬厚,兩人琴瑟和諧,過了10年甜美的日子。

  未料,袁枚在33歲那年辭職,從此走上人生巔峰,開始“享園林之樂,極聲色之娛”的風流生活。

  當時,他花了300兩,買下曹雪芹祖父荒廢的私家園林,然后改造為“隨園”。

  接著,他放話說:“這個園子免費開放,誰都可以進來閑逛!”一時間,游客絡繹不絕。

  就這樣,以免費旅游為誘餌,吸引客流,積聚人氣,然后收租、賣書,再加上知識付費、開發周邊,袁枚很快成了巨富,還成了當時的頂流。

  看起來,他萬事都稱心如意了。

  1774年,袁枚年近60,卻沒有一兒半女。小妾陸姬決定說服14歲的妹妹鳳齡,為他生子。袁枚于心不忍,拒絕道:“我都58歲了,白頭如霜,而鳳齡才14歲,嬌紅如杏,不合適。還是替她找個少年郎吧。”

  其實不然原來,袁枚跟王氏結婚以來,膝下只有一個女兒,結果女兒還不幸夭折了。

  于是,為了延續香火,袁枚開始納妾。

  他的第一個小妾,名叫聰娘。

  誰知,聰娘雖然懷孕,卻不幸流產。

  于是,袁枚在40歲那年,納了第二個小妾——19歲的陸姬。

  第二年,陸姬生下一子,卻不到半天就夭折了。

  袁枚心中又急又痛,仰天長嘆:“半日為人父!”

  袁母紅著眼眶,安慰他道:“孫子遲早會有的,不要太傷心,只是我恐怕見不到了。”

  袁枚聽了,便發誓道:“兒子一定要早日使您老見到孫子!”

  不久,他納了第三個小妾——20歲的金姬。

  金姬知道自己責任重大,卻一直沒有身孕。

  她十分焦慮,突然想起自己有個14歲的妹妹鳳齡,在蘇州一富戶家為奴。

  于是,她有了一個念頭:“借小妹生下一子,補償袁家。”

  不久,金姬勸說袁枚為妹妹贖身,并把她接到隨園。

  然后,她對妹妹說:“你嫁給袁大人吧,我們姐妹一起生活。”

  這年,袁枚58歲。

  當他得知金姬的想法,又驚訝又感動。

  不過,他冷靜下來,理智地說:

  “鳳齡小小年紀就給人當奴婢,嘗盡了生活的辛酸。她太可憐了,應該有個美滿的歸宿。我都58歲了,白頭如霜,而鳳齡才14歲,嬌紅如杏,倘若嫁給我,年齡懸殊,如同枯楊生秭,實在不合適。我看還是替她找個少年郎才般配。”

  金姬眼淚嘩地下來了,她沒有想到,丈夫竟然這麼通情達理。

  不久,袁枚為鳳齡找了一戶殷實的人家,男方是個30歲的青年人。

  只是,鳳齡出身低微,只能過去做妾。

  其實,這段日子以來,鳳齡的巧笑流麗、天真無邪,讓袁枚生出了憐惜之情。

  在送行之日,他依依不舍,潸然淚下,作詩道:“寂寞蕭蕭背花坐,避他含淚上車時。”

  誰知,袁枚調查工作沒有做好。鳳齡嫁過去后,遭到大妻嫉妒。偏偏,那丈夫又是個懼內的人。

  于是,夫妻倆一起作踐鳳齡。

  他們讓鳳齡穿著破衣爛衫,把她當奴婢差使,輕則呵斥,重則毆打!

  鳳齡哪里經得住這日復一日的摧殘?

  在絕望中,她自嘆薄命,懸梁自盡,年僅15歲!

  噩耗傳來,袁枚和金姬悔恨不已,覺得把小妹錯嫁了人家。

  這以后,袁枚消沉了很長一段時間。

  直到62歲那年,他又納了19歲的鐘姬為妾。

  這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納妾。

  這年冬天,鐘姬有了身孕。

  可惜,袁母在來年春天去世,享年94歲,她最終沒有看到孫兒出世。

  7月份,鐘姬產下一子。

  袁枚感嘆這個孩子姍姍來遲,便取名為“袁遲”。

  “六十生兒太覺遲,即將遲字喚吾兒。”

  后來,聰娘也生下女兒鵬姑。

  因此,袁枚膝下兒女雙全,度過了其樂融融的晚年生活。

  而他的結發妻子王氏,也是有福的高壽之人。

  兩人白頭偕老,一起生活了50多年。

  1798年,袁枚病逝,享年82歲。

  去世之時,他為家人留下了園林一座,詩文百卷,藏書過萬,還有良田百頃,餘銀兩萬……

袁枚落花〉詩十首

  1.  

江南有客惜年華,三月憑闌日易斜

春在東風原是夢,生非薄命不為花。

仙雲影散留香雨,故國臺空賸館娃

從古傾城好顏色,幾枝零落在天涯。

  1.  

也曾開向鳳皇池,去住無心鳥不知

掃逕適當風定後,卷簾可惜客來時。

肯教香氣隨波盡,尚戀春光墜地遲

莫訝旁人憐玉骨,此身原在最高枝。

  1.  

風雨瀟瀟春滿林,翠波簾幕影沉沉

清華曾荷東皇寵,漂泊原非上帝心。

舊日黃鸝渾欲別,天涯綠葉半成陰

榮衰花是尋常事,轉為韶光恨不禁。

  1.  

小樓一夜聽潺潺,十二瑤台解珮環

有力尚能含細雨,無言獨自下春山。

空將西子沉吳沼,誰贖文姬返漢關

且莫啼煙兼泣露,問渠何事到人間。

  1.  

不受深閨兒女憐,自開自落自年年

青天飛處還疑蝶,素月明時欲化煙。

空谷半枝隨影墮,闌干一角受風偏

佳人已換三生骨,拾得花鈿更黯然。

  1.  

后土難埋一瓣香,風前零落曉霞粧

丹心枉自填溝壑,素手曾經捧太陽。

疏雨半樓人意懶,殘紅三月馬頭忙

莫嫌上苑遮留少,宰相由來鐵石腸。

  1.  

似欲翻身入翠微,一番煙雨寸心違

粗枝大葉無人賞,落月啼烏有夢歸。

垂釣絲輕飄水面,踏青風小上春衣

勸君好認瑤臺去,十二湘簾莫亂飛。

  1.  

玉顏如此竟泥中,爭怪騷人怪惱公

茵溷無心隨上下,尹邢避面各西東。

已含雲雨還三峽,猶抱琵琶泣六宮

花總一般千樣落,人間何處問清風。

  1.  

不妨身世竟離群,開滿香心已十分

小院來遲煙寂寂,深春坐久雪紛紛。

人間歌舞消清晝,天上神仙葬白雲

飄落洞庭波欲冷,一枝玉笛弔湘君。

  1.  

裁紅暈碧意蹉跎,子野聞歌喚奈何

早發瓊林驚海內,倦開江國厭風波。

漢宮裙解留仙少,梁苑粧成墮馬多

天女亭亭無賴甚,苦將清影試維摩。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每日一書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林公孚 的頭像
    林公孚

    岳林品質大觀園

    林公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