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質有關三問題的另一迴響
【園主按】
此問題曾由來新陽、徐歷昌、林公孚及jeff5ku.tw網友發表過意見,今又承Tony網友閱讀<以「問」會友--一個品質人的溝通平台>一文後,針對本園2007/05/20 13:04分類:研討會「QRDC研討摘要--好康分享 」紀錄的「如何設定企業品質藍圖、如何運用舊工具產生新思維(落實價值觀)及如何管理顧客的特殊需求」三問題提出他的看法,在此與大家分享。
Q(1)如何設定企業品質藍圖。
A-!企業,為一營利事業體,以賺錢為核心目的,以創造優質產品與歷久不衰為經營核心,一個企業最少必須做到可以不賺很多錢,但必須維持營運,也就是現金流平衡.,任何的企業活動,建構在盈餘的基礎上,以及資產雄力上..
假設一個企業,資本額千萬,我相信,任何的品質活動付出,對他來說,是一種負擔,由此來看,便是在品質裡加入成本管控與投資價值,最後延伸出發展品質架構體系骨幹,此品質骨幹,屬於企業本體,以利調配與融合本身文化與制度,也就是說,有多少錢,有多少人,做多少事..
KPI 的設定架構,在產品品質生命週期內,研發到購料到生產到維修,各個環節可以做到的精度與準度,廣度與深度, 最終達到顧客滿意,顧客滿意代表品質佳,故適當的品質程度便可(設計品質,材料選定與機器設備等),以達到控制現金流的部分,追求以最節省之花費達到最大之品質強韌,與客戶滿意,便是此一品質藍圖發產過程的目標,.惟客戶滿意度與品質強韌或適應性,並非終極目標.端看產品市場定位與價格等因素而定.比如說,10圓商品,我們對他的品質定位便不必與100商品相等..
但強化了生產與設計品質,使得耐用美觀等提升到LEVEL-2,如果市場需求該產品的定位是30圓,我們可以只花5圓就到達.那這提升的過程便是品質價值藍圖所在.達到此目的的手法,有很多,最典型的是 DOE 與田口品質工程.
Q(2)如何運用舊工具產生新思維(落實價值觀)。
此點我與來新陽先生亦有同感,而我認為,舊工具,徒加一個”舊”字,用意為何? 工具好用便可.不好用,再新也不會去用.至於產生新思維,不外乎結合 新觀念,新技術,新手法.新工具.當然也是建立在熟悉的條件下才有可能創出有價值的東西.
Q(3)如何管理顧客的特殊需求。
特殊需求是,殺價,要求不可能的品質,或是每周稽核,必須很明確.至於管理,與其管理到不如說滿足吧, 賠錢的生意沒人作,在business考量下,具體量化客人的要求,轉為生意效果.,在最小的impact下滿足客戶,並提出具體的事蹟,表達滿足客戶的誠意.,了解背後的動機,很有可能公司的內部,在其他面相方面,或其他現有資源方式的途徑,一同要達成客人背後的動機與目的.
充分的理解與溝通.是第一要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