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發布自主研發的AI模型〉
今年春節期間,中國本土公司DeepSeek發布自主研發的AI模型,成功實現了低成本、高效能的技術跨越,充分展示中國在發展AI領域中的優勢,包含中國龐大的工程師人才庫、豐富的人工智慧的實際應用場景,以及具靈活性的基礎設施建設能力。
在DeepSeek以開源模式進行AI協作和資源分享聯盟下,中國其他本土大型公司,也迅速的在產品上進 行迭代和超越,展現中國在AI領域的多方便技術,透過有限的資源在實現技術提升後,得以迅速的提高整體效率及應用能力,宛若螞蟻雄兵之姿,確保中國AI在全球範圍中皆保有一定競爭力。
自從DeepSeek技術橫空問世後,為全球AI產業投下震撼彈,相關概念也帶動年後中港股市表現;資本市場生氣勃勃。按板塊來逐步觀察,近期中港股市表現較佳為軟體、媒體、電子、汽車、國防軍工等行業,都是能在AI的應用上加以賦能,或是透過AI快速導入商業化應用的子行業。
近期DeepSeek在中國得到了更廣泛的應用,並且正在迅速整合到多個企業和產業,包括電信和資料中心,以及汽車和金融等產業的多家大型公司。
以智慧駕駛為例,透過DeepSeek的導入,中國領先的電動車廠比亞迪已在2月10日率先召開全民智駕發布會,宣布將自駕功能「天神之眼」正式開放給旗下全系產品,就算是售價低至人民幣(下同)7萬元級別的車款,都能搭載其高階智慧駕駛輔助系統,持續穩坐電動車市場龍頭地位。
回顧過去互聯網時代,伴隨著AI技術的突破、推理應用擴散和成本下滑,預計最終受惠的將是能夠將新技術突破商業化、迅速擴大規模的公司。儘管短期內多數3C終端設備仍受惠於中國政府擴大之補貼,但隨著AI應用進入推理階段,也許不久的將來,AI將能推動終端設備升級及促使市場需求復甦。
此外,AI背後的基礎建設仍是不可忽視的一環,中國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歷年完成電網投資額,自2021年電網投資額4,882億元,2022年為5,094億元,2023年為5,381億元,到2024年超過6,000億元,預計2025全年中國國家電網投資將持續上升,首次超過6,500億元。中長期展望中國的電價將持續調升,預計中國「十五五」規劃期間(2026~2030年),電網投資額增加仍是大趨勢。
展望2025年,預計中國將聚焦優化主電網、補強配電網、服務新能源高品質發展、繼續推進重大專案實施,開工建設陝西至河南特高壓輸電通道,以及山東棗莊、浙江桐廬抽蓄電站等重點工程,並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帶動上下游產業鏈復甦;預估中國也將落實智慧電網資訊化:從電網補短板、投資比例、國家政策驅動等各方面觀察,都是有增無減。
預估在輸配電價支撐下,「十五五」期間電網投資相比「十四五」期間成長至少10%的確定性。因此,推估在「十五五」期間中國的特高壓投資額仍偏高,有助於相關產業鏈業績將保持較好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