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黑幼龍談卡內基人際溝通九大原則

                                                        林公孚

認識卡內基

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1888/11/241955/11/1)美國著名的課程開發者,包括:「自我改進,推銷術,企業培訓,公開演講和人際溝通技巧。」西方成人社交教育的奠基人。

卡內基是最早提出現在所謂的責任假設,雖然這只是經常出現在他的著作。在他的著作的核心思想之一,「藉由改變他人對他們的反應,改變其他人的行為,是有可能的。」

18801124,戴爾·卡內基出生在密蘇里州一個父親經營的貧困農場,幼時營養不良,故身材非常瘦小,但卻長著一對與頭部不很相稱的大耳朵。

他從小就調皮搗蛋,因為搞惡作劇,他幾次差一點被學校開除。

1896年,卡內基16歲,他每天早晨騎馬進城上學,放學後便急匆匆地騎馬趕回家裡,擠牛奶、修剪樹木、收拾殘湯剩飯餵豬…,因受到他母親影響,生性樂觀,刻苦耐勞,堅毅奮鬥,百折不撓。

1904年,卡內基高中畢業後,就讀於密蘇里州華倫斯堡州立師範學院。他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發行函授課程,出售給農場主人,其後改行為ArmourCompany銷售臘肉、肥皂和豬油,相當成功,擴大了他的銷售版圖。

也許卡內基最成功的行銷措施之一,是改變的拼寫他的姓氏從“carnegey ”(卡尼基)“Carnegie”(卡內基),使人將他與廣受尊敬的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產生聯想。

1916年,戴爾能夠租到卡內基大會堂從事演講,被擠得水洩不通。

卡內基的第一作品是《公開演講集》,1926年《企業人的實務課程》,1932年出版《企業中公開演講與影響人》。他的最高成就是在1937年,由Simon & Schuster出版《如何贏得朋友和影響人們》。

這本書是暢銷書,從初刷到第17刷,只花了幾個月。迄卡內基逝世止,這本書了售出500萬本,譯成31國文字。

卡內基從自身的經驗出發,經過千錘百鍊的試驗,在溝通和人際關係上,提出了九條法則,並由九位企業成功人士,發表他們的我的實戰錄只要你透過循序漸進的方式,由內到外具體實踐,就能把把自己變成一個受人喜愛、有影響力的人。 這九條人際關係法則分別是:

一、不批評、不責備、不抱怨

Dr. Johnson:「上帝本身也不願論斷人,直到末日審判來臨。                       

林肯的小故事:「林肯年輕時,喜歡評論是非,還經常寫信、寫詩諷刺別人。有一次,他又寫了一封匿名信諷刺當地的政客,當事人十分氣憤,終於要求與之決鬥,要不是在最後一刻,有人出來圓場做和事佬,美國歷史上可就少了一位重量級的人物。」

    林肯後來謹記教訓,終其一生,他都把一句話當座右銘:「你不論斷他人,他人就不會論斷你。」

卡內基曾說:「當一個人受到批評、責備時,是一個危險時刻!」

黑幼龍認為:「三不」政策的另一個目的是訓練耐心,他說:「我們總是可以輕易地看見別人的失敗、錯誤和缺點,而且忍不住提出批評和建言。但是,當我們自己遭遇失敗、犯錯時,我們需要的是什麼?」

EPSON副總經理李隆安:「反求諸己,讓我從黑臉白臉。」

二、給予真誠的讚賞和感謝

    William. James:「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求:渴望被肯定。

每個人都在心底,為自己投射出一個完美的形象,我們都希望自己就像心底想像的那麼美好!

卡內基特別強調“誠實(honest)”和”真摯(sincere)”兩種態度。不要將讚美當作是討好別人的工具。

give”是給予,就不是交換,不要求對方回報。真誠的讚美與感謝,是不帶企圖、沒有心機的!

錸德科技執行長葉垂景:「鼓勵別人向上提昇的魔法。」

三、引發他人心中的渴望

   H. A. Overstreet:「凡能這麼做的人,世人必與他在一起,這種人永不寂寞。                       Work smarter, not harder.Work smart”不是投機取巧、偷懶散漫,真正的涵義在懂得與人合作,懂得『引發他人心中的渴望』。關鍵在於你有沒有精確的觀察力和判斷力。

在商場的交易中,一般人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看事情,希望別人來配合,結果常無法得到預期的結果。只有從對方的利益去考量,才能說服別人達成你期待的目的。

全國電子董事長林琦敏:「讓員工比老闆更關心公司。」

四、真誠地關心他人

   Publilius. Syrus:「當別人關心我們的時候,我們也關心他們。

從對方喜歡的事入手,除了有關心別人的心,還要懂得付諸行動。施比受更有福!關心別人需發自內心。將心比心,贏得商機,將心比心,站在對方的立場看事情。

晶華酒店總裁潘思亮:「將心比心,打動顧客心。」

五、經常微笑

諺云:「伸手不打笑臉。」

笑容所以珍貴,因為那是內心的熱忱,流露到外面的樣子。

美國第三任總統傑佛遜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人。有一次,他騎馬到鄉間出遊,途中遇到一條河,但是橋斷了。當眾人想抱馬渡河時,一名農夫出現,手上提個包包,走向傑佛遜,請他幫忙讓他抱著馬一起渡河。過河後,有人問農夫:你怎麼知道要找我們的總統?農夫回答:啊!我不知道他是總統。因為我只在他臉上看到Yes,其他人的臉上都寫著No

凱瑟琳‧迪佛利在其所著的“黃金服務十五秒”中提到:員工和顧客接觸的時間至少有十五秒,只要把握住這「關鍵的十五秒」,就能留住顧客。

中華汽車總經理蘇慶陽:「笑容是一個人的無形資產。」

六、記得他人的名字

Dale Carnegie:「對任何人而言,自己的姓名都是最悅耳的聲音。                      

現代社會中,有很多是需要輸入密碼才能進行。在人際之間的互動上,也需要一個密碼,讓我們可以開啟自己的影響力,獲得他人的信任與支持。而獲得那個密碼的方法,就是記得別人的名字!

聯邦快遞總經理陳信孝:「適當的稱呼,讓客戶變朋友。」

七、聆聽。鼓勵他人多談自己的事

Jack woodford:「很少人能抗拒別人對你的注意,那是最不著痕跡的恭維。                       

「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將他的成功歸因於「終身學習」,並養成了數種寶貴的習慣,包括了:臨危不亂、決定果斷、習慣聆聽。

積極的聆聽:LADDER

  L : Look,就是看著說話的人,集中注意力。

A: Ask,就是發問。

D: Dont interrupt,不要打斷別人的談話。

D: Dont change the subject,不要突然改變話題。

E: Emotion,情緒,小心留意自己與對方的情緒反應。

R: Response,反應,聲音、動作或姿勢上的回應。

怡富資產管理大中華區共同基金行銷總監宋文琪:「聆聽是最高明的智慧。」

八、談論他人感興趣的話題

Disraeli:「同人們談他們自己,他們會願意談上好幾個鐘頭。                      

艾森豪將軍曾說:「我寧願說服某個人與我同行,因為我一旦說服他,他就會緊緊相隨。要是我恐嚇他,那麼只要他怕我一天,就會留在我身邊一天,但最後還是會一走了之。」

我們怎麼說,和我們說什麼,是同樣地重要!

不論我們所用的言詞多華美,如果不懂得溝通的方法,仍然達不到溝通的效果。

許多問題與衝突的關鍵點,都是溝通不良。

運用「談論他人感興趣的話題」的技巧,打開溝通之門。這個技巧不只是潤滑劑,更能幫助我們從別人那裡獲得更多的知識及智慧!

光啟社丁松筠神父:「找到話題,就能打開溝通大門。」

九、衷心讓別人覺得他很重要

  La Rochefoucauld:「如果你想要製造敵人,凡是超越他們;如果你要的是朋友,讓他們超越你。

要贏得他人的合作,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衷心讓別人覺得他自己很重要!

尼采曾說:「人的一輩子都在尋找重要感。」

卡內基說:「我們希望別人怎麼待我們,我們就要怎麼待別人。」

福特六合總裁沈英銓:「重視員工,讓我贏得向心力。」

 

作者結語

  本書作者黑幼龍說:「這九條法則看起來不難,但是要落實在每一天的人際互動上,既不能速成,做起來也不輕鬆,但是最後產成的結果,並能讓你贏在影響力。」

影響力始終來自感恩,心懷感恩的人常生活在喜悅之中;有寬恕之心的人總是最快樂。人的本性,並不懂得感恩。「聖經」記載著,有十個痲瘋病人經耶穌治癒,只有一個回來感恩。

因為感恩,我們才能看見別人對我們付出的善意和關懷。是這份感恩的心,讓我們願意關懷別人,願意經常微笑,願意記得別人的名字,願意衷心讓別人覺得他很重要。

人與人之間各種溝通與互動,應該建立在“分享生命”的前提下。能夠寬恕別人的人,他的內心一定是自信而堅強。

真正的成功,是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人!所以,人際關係的經營,是一生最重要的目標。

真正的成功,只屬於有影響力的人!所以,良好的溝通技巧,是邁向成功的必要條件。

作者簡介

   河南滎陽人,美國蘿耀拉大學碩士,曾任休斯飛機公司經理、宏碁電腦公司副總經理、光啟社副社長。擔任光啟社副社長期間,曾製作並主持『新武器大觀』節目,引發知識性節目新風潮。 1987年引進全球知名的企業訓練課程『卡內基訓練』,幫助企業發揮人力資源潛能,增強企業競爭力。現任卡內基訓練大

 

資料來源

1.         黑幼龍,<贏在影響力--卡內基人際關係九大法則>,天下文化

2.         廖順安Edit & Present<贏在影響力--卡內基人際關係九大法則>2003.07.02

3.         維基百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林公孚 的頭像
    林公孚

    岳林品質大觀園

    林公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