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立志幫中國成為數學強國
【園丁按】
2019年05月06日,《央視新聞客戶端》專訪數學大師丘成桐,〈不拿中國薪水,卻立誌要幫中國成為數學強國,他是誰?〉節錄整理如下:
1. 丘成桐是誰?
1949年,丘成桐出生在廣東汕頭,同年隨父母移居香港。父親丘鎮英曾是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的教師,丘成桐從小接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在他14歲那年,父親突然離世,原本幸福美滿的家庭陷入了困頓。
丘成桐一邊打工一邊學習,17歲考入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系,開始了他的數學之旅。因為成績優異,丘成桐被推薦至美國伯克利大學深造,在那裏得到了數學大師陳省身的言傳身教。
他有數學王國的“凱撒大帝”之稱,33歲就獲得素有數學界諾貝爾獎之稱的菲爾茲獎,此後,幾乎拿遍了數學界所有的大獎。
他是哈佛大學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
數學博士畢業後,他定居美國,在高校和科研機構從事數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1979年,丘成桐受當時中科院數學所所長華羅庚的邀請,第一次訪華,自出生之後的30年後,他再次踏上了祖國的土地。
2. 想法摘要
我從小學中國的歷史、中國的哲學,一路長大,喜歡吃中國菜,喜歡聽中國話。我前一些年跑去甘肅走那個絲綢之路,我感覺很好,跟我在看歷史書時的想法能夠共鳴。
假如我是一個美國人的話,我沒有這些共鳴。我去英國看大英博物館,去法國看羅浮宮都很有意思,但是引不起我的共鳴。這是一個感情的東西,對於國家的情感沒有因為離開這個國家而改變。
丘成桐有意招收來自中國的博士研究生,為中國培養微分幾何方面的人才。他發現中國的大學生教育沒有搞好。因為,能夠到哈佛數學系留學的,應該是中國數學方面最好的學生了。
但到了哈佛後,這些學生水平往往不夠。博士資格考試,其他國家的學生差不多能達到滿分,而中國學生只能拿到一半的分數。
3. 他的做法
在中國大學發起數學競賽等人才培養計劃。這些年,哈佛招收的中國留學生,數學水平提高了不少。
上世紀90年代以後,丘成桐先後擔任清華大學數學科學中心、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研究所、中科院晨興數學中心、浙江大學數學中心的主任。出人意料的是,丘成桐沒有從中拿過任何薪水。
雖然不拿薪酬,但作為世界知名的數學大家,丘成桐卻四處為數學研究機構籌集資金,呼籲各方對數學科研更加支持。
規定中心教師不得兼職 稱兼職拿錢是不負責任 是霸權
他生平立誌只做好兩件事情。
第一,做出一等的數學研究;
第二,第二,為中國數學教育服務,幫助中國成為數學強國。
4. 成果
在丘成桐的帶動下,清華大學數學科學中心已經匯集了來自海內外的100多名優秀教師和科研人員,在數學前沿問題的研究,數學人才的培養以及數學思想和成果的交流方面,影響力與日俱增。
【啟示錄】
中美兩強交鋒,一般認為中國大陸因急功近利,對基礎科學研究遠遜美國,今讀這篇報導,方知他們正急起直追中。
台大湯明哲教授說,大陸每年培育四百萬工程人員,美國只有二萬人,只要百萬份之一的數學天才出現,每年就有四位天才可用,科技攻關,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