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特質-談奇葩與怪傑之異同
林公孚93.8
一、 前 言
領導學大師南加州大學領導學院創辦人華倫‧班尼斯與曾任教麻省理工學院的羅伯‧湯瑪斯教授共同研究1975年以後出生的年輕領導人,以及二戰和經濟大蕭條時期所出現的領導人的特質,他們一共訪問了43個各界領袖,寫成了《奇葩與怪傑》一書,書中所謂的奇葩:年齡通常是在21-35歲之間,怪傑:年齡通常是在70-93歲之間。
他們這麼做的理由,可從他們所說:「每隔二十年就會有新、舊時代的汰換,找出成就不同時代領袖的特質,引領個人邁向成功領導之路。」的話中得知。基於這種看法,他們把研究的目標訂在「找出如何培養領導者,以及如何不斷領導他人的方法」,他門試圖提出孕育領導者的新理論,它既能說明與預測誰可能成為領導者,又能領導眾人。
二、奇葩與怪傑的生長年代
班尼斯與湯瑪斯將奇葩與怪傑的生長年代及其所產生的結果,作如下的描述:
1、大蕭條與相對應的達康(Dot-Com)崩潰
班尼斯與湯瑪斯把目前70歲以上,約在1925年左右出生者,視為怪傑們的成長年代,包括二戰、冷戰、電視出現的社會影響、爭民權、強烈信任政府,他們就業成為「組織人」,可能終其一生,只在一家公司服務,那時幾乎是商業世界一般現象。因為大蕭條留給出生在這個年代所有工人難以去除的工作難求與阮囊羞澀的憂慮。
2、受限的時代
至於1945-1954年這二戰後的十年,二位作者則稱它為「受限的時代」,當時領導者們信奉模仿自軍方組織的命令與管制的管理風格,許多工人任職其中,承受嚴格的工作倫理與安全感的需要,一般接受「一生一職業」的觀念。
此年代所產生的結果是怪傑經常是在其職涯中只有一到三個工作,他們把工作視為重要的社會身分,一般說來,直到他們職涯的後期,才領會到多樣性的價值,他們認為「付給你該有的」是相當重要,他們用傳統的方法學習,諸如閱讀與教室上課,他們並不熟悉有二個職業家庭的壓力。
3、選擇之年代
另一方面,奇葩是成熟在「選擇之年代」(1991-2000),此年代之表徵包括:MTV、 AIDS、恐佈主義、全球化、冷戰結束、大量摧毀之武器、高度不為大眾信任的政府、及特殊利益團體的出現。我們也會發現,當競爭速度與創新使人感到滿意時,組織人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更靈活的組織架構。達康(Dot-com)公司幾乎隨處可見,網際網路也在強力工具驅動下,正逐漸地消除政治、經濟、社會的界限。
此年代所產生的結果是奇葩堅定地認定就業是在創造生命而不只是維持生活。他們把建立團隊、諾言、及夥伴關係視為領導所不可或缺者;體認到多樣性會引來新視野、主意、及洞察力; 他們渴望並相信自己能把世界變得更好;他們具備實驗性的與創業者的特質,對僱主的忠誠度較低;他們兼採傳統與實驗性的學習方式,他們較不擔心不安全感與改變。他們有多種職業,在某種程度上會選擇較長生命期望者。
三、奇葩與怪傑的異同
二位作者指出:「成功領導者,從二十一到九十三歲,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就是拼命想突破限制,尤其屬於結構性限制以追求卓越。」因為奇葩與怪傑的生長時代背景不同,但也有相同與不同處。
(一)奇葩與怪傑不同處,如下表一:
表一 奇葩與怪傑在二十五到三十五歲時關心的議題
奇葩 |
怪傑 |
|
|
(二)奇葩與怪傑相同之一
奇葩與怪傑當他們接受磨鍊時都具備四項基本技能,讓他們能在磨鍊中成長。二位作者認為這四項技能是所有成功領導者的必備條件,甚至是在各種文化及情況中領導者的特質,不僅在數位時代,其他任何的時代、公共領域、企業及董事會內,它們是領導者的本質。
-
適應能力:是一種願意改變與能促成改變的能力。這種能力,除了要能掌握事情的來龍去脈,也要懂得辨識及抓住機會。基本上適應力就是體現堅毅、觀察力一流、學會學習、積極的把握機會、以及創意的能力。一個好的領導人要能夠帶領他的團隊體會未來變化,應用創造力,取得先機。
-
凝聚共識的技能:鼓勵不同的意見、同理心、強力溝通。領導的第一要務就是要提出自己的願景,並且說服他人接受這個願景。有效的領導者,不會強調自己的願景在他人身上,他只是徵召志同道合的人。尤其在數位時代,權力會向理念靠攏,而非向職位,領導者與追隨者是合夥關係。
-
聲音獨特且迷人:有明確的目的感、有特色的口音,這種口音是正直與誠實的組合,能表現領導者的自覺自信,以及高的情緒智商。
-
操守良好:包括:抱負,技術能力、道德羅盤三部份,彼此鼎立,保持平衡。抱負是成就某事的欲望,技術能力包括一些本職的學養,道德羅盤包括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以及承認個人是社會的一份子,正直的領導者都能在三者中保持平衡。
(三)怪傑與奇葩的相同之二
從二位作者研究資料中,他們更進一步歸納怪傑與奇葩的相同點如下:
-
接受磨練後徹底改變思維模式產生新洞見、觀念及想法,
-
擁有高度的親和力,不論那種領域,都願意花時間親近人,
-
他們機智、彈性、好奇、精力充沛,
-
善於學習會擬定自己的學習策略,不斷設法提昇自己學習能力及適應能力,
-
無可救藥的樂觀,並懷著一顆熱情的赤子之心,
-
化逆境為順境,接納不同聲音,用同理心互相溝通,
-
都能不斷學習,並向他人學習不論對方的年紀大小,
-
把平常的磨練都視為一種挑戰與學習,
-
都是一流的觀察者,且能自我反省,
-
擁有或經歷過至少一次強烈的轉化經驗,
-
能將強烈的創痛經驗改變他們,並成為其獨特領導能力的泉源,
-
將日常工作,視為演出自己的練習場,使自己成為卓越的領導者。
四、誰是當前的怪傑與奇葩
美國資訊技術宗師理查德.伍爾曼在以「誰是真正的奇葩」的主題討論會中,著名暢銷書《奇葩與怪傑》的作者華倫‧班尼斯說道:「google的謝爾蓋.布林和拉裡.佩奇才是新一代奇葩的代表,而蓋茲似乎在從奇葩往怪傑方向退化。」至於臺灣專業經理人眼中誰是怪傑與奇葩?時報出版社於2002年5日公佈的一項調查訪問了407位專業經理人,年齡層從20到69歲。調查結果顯示:資深企業家張忠謀、王永慶同獲怪傑稱號,年青企業家嚴凱泰奪得奇葩美名。
這樣的調查結果,你同意嗎?
參考資料
-
Kristin Clarke “The Leadership Traits of the Geeks and Geezers”
-
Executive Update August 2003
-
華倫‧班尼斯與羅伯‧湯瑪斯著 齊思賢譯 奇葩與怪傑 時報出版 91/10
-
武陵客 “比爾蓋茲 遠離中的技客(GEEK)” 數位文化誌 2004/07/13
-
何自力 “臺灣一家出版社評出臺灣企業領袖之怪傑與奇葩”新華網 2002-12-05
-
朱文章 ”奇葩與怪傑” 經濟日報 2003.07.30
-
周康 ”螞蟻的適應力” Hroot管理世界 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