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QM根本作法──管理品質~
日常工作,日常管理及流程管理雖然每天都在各組織內進行,但管理品質在同領域、同業中是否夠高?例如:
1)日常工作是否夠顧客導向?或是本位導向、專業導向遠大於顧客導向。
2)績效指標KPI等是否充分顧客導向?品質構面之績效指標是否充分?
有關各單位或個人顧客導向,品質為中心之日常管理總表請參考下表之例示:
~TQM根本作法──經營品質~
目標,策略及方針三者之品質為經營品質之具體代表,很多組織也都有短中期之目標及策略管理,但其品質是否領先群倫?例如:
1)SWOT等分析之品質是否夠水準?
2)目標,策略與SWOT等分析之關連度是否夠高?
3)目標之挑戰性是否具說服力?策略是否夠創新及獨特?
4)上下兩階層目標及策略之一致性是否夠高?
5)日常管理與目標,策略管理是否清楚區別?
上述第四項具體之作法為上下兩階共同進行目標展開,策略展開。
~TQM根本作法──改創品質~
提案改善,改善提案,品質圈等圈活動,QIT,Six Sigma等專案改創業已在許多組織體行之多年,但重點在其品質是否足以為同業之標竿?其要點為:
1)改創意識重於改創歷程及改創手法
2)對的改創主題(Project或Task):
圈活動,QIT,Six Sigma等之改創主題應該是
(1)顧客導向,方針導向
(2)現況,真因或課題尚待釐清,而非已有答案或只欠答案之主題
3)對的改創邏輯:
目前常見之改創邏輯有QC Story,DMAIC,G8D等,任選一者皆可。
4)專業技術(知識)結合適當之輔助手法:
改創之輔助手法常用的有Q7,統計方法,DOE,田口方法等等,但重點在
(1)專業技術為主,輔助手法為輔
(2)專業技術與手法相互結合,相輔相乘,切勿為手法而手法,形成過度使用手法
之現象
有關改創之流程與輔助手法請參考下表:
~精實TQM歷程之關鍵作法~
品質力從B到A甚至A+並無捷徑,它是一項短中長期之工程,TQM從粗淺到精實之歷程中有哪些關鍵之作法?以下為筆者30年餘來之體驗供參考:
1.以自力為主力,借外力為助力:
許多組織在TQM之歷程中,經常請外部機構或專家進行輔導,但大都過度依賴外力及被動式之配合,自力內化及自主PDCA之力度太低,致使系統,制度並不合身,信心及果效未能如願形成。
2.品質始於「心之教育」及「力之訓練」,應持續有系統地進行教育與訓練。
3.從既有基礎開始,建構或強化對的、適合的品質系統,流程,再經持續之PDCA逐漸予以精實化。
4.從管理品質到改創品質再到策略品質之升級為較紮實有效之途程。
5.經由高階定期親自之診斷,掌握品質力之實況,加速TQM整體架構及個別管理之CAPD。
6.以有計劃地挑戰各項階段性之獎項為「手段」(不是目的)為動能,達到梯階式精實既有TQM管理要項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