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智利礦工故事的啟示
岳林
認識智利
智利共和國(República de Chile)是南美洲的一個國家。智利西和南瀕太平洋,北靠秘魯,東鄰玻利維亞和阿根廷。在南美同與阿根廷,巴西並列為ABC強國,是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
智利南北長4300多公里,位於安第斯山脈與太平洋之間,東西平均寬度卻只有200公里,令國土看起來相當狹窄,因此智利亦有"絲帶國"稱號。
智利屬於中等發展水準國家。礦業、林業、漁業和農業資源豐富,是國民經濟四大支柱。礦藏、森林和水產資源豐富,以盛產銅聞名於世,素稱"銅礦之國"。已探明的銅蘊藏量達2億噸以上,居世界第一位,約占世界儲藏量的1/3。銅的產量和出口量也均為世界第一。
官方語言: 西班牙語
政治體制: 民主共和制
國家領袖: 蜜雪兒·巴切萊特
人口數量: 15,328,467人 不復f f
主要民族: 印歐混血種人
主要宗教: 天主教、福音教
國土面積: 756,950平方公里
GDP總計: 1458.5億美元
礦災
聖荷西礦場位於智利北部科帕波附近,今年八月五日發生嚴重崩塌,正在智利北部聖艾斯特班金銅礦場地下625公尺處用餐的礦工,突然聽到轟然一聲巨響,礦坑立即坍塌,33名礦工慘遭活埋的新聞,立即傳遍全球。各方原以為這些礦工生還無望,不料十七天之後,從地底傳來紙條,表示他們都還活著,受困在如此深的地層,救援工作的因難度相當高,礦坑內的食物和飲水問題,受到嚴格的挑戰。但在經歷破世界紀錄的六十九天幽閉生活後,終於陸續重見天日。
政府表現
智利政府行動果決,不計代價請來全球一流團隊和設備,拯救隊伍包括10名智利全國銅礦公司Codelcode的職員,兩名礦井拯救專家和三名智利海軍醫療隊員。
政府向美國航空太空總署請教設計太空艙經驗,邀請美國探鑽團隊的專業技術協助,由智利海軍設計的「鳳凰號」救援艙,台灣的普萊德科技提供救援中使用的網路監控攝影機和光纖網路轉換器,中國大陸上海三一集團智利分公司提供中國製造的起重機。
政府提出的營救方案,步驟分明,地上、地下兩路並進;同時,為了防止救援失敗,還提出備用計畫同步進行。例如,鑽挖救生坑的行動,採取A、B兩路同時進行;A計畫挫敗後,又立即啟動C計畫,在另翼開挖。用來保證礦工得到最佳救援機會。
人民表現
全國人民更是空前團結,絕不放棄任何希望,智利貧富階級分明,但在那七十天裏,智利街頭國旗飄揚,大家注視著電視轉播,不分貧富,為那卅三人所禱。受難脫困後,智利礦業大亨們表示慷慨解囊,答應給每位受難者相當於一年的工資獎金。搞電影、電視的老闆們,自然不會放過這個題材,紛紛表示要搶拍,受難礦工又多了一分收入。
礦場與礦工
這次的礦災所幸老天保佑,幾次坍塌並沒有壓迫到地底的避難所。更幸運的是,在避難所裡有通風管道可維持空氣,也有鴿子管道可輸送食物及日用品,甚至還有視訊設備可與親友會晤,讓受困礦工的生理及心理衝擊降低許多。
五十四歲的領袖鄂蘇亞是靈魂人物,礦坑坍塌時,他指引大家疏散逃生,他冷靜、篤定,天生具備的領袖氣質,他把不到30平方米的坑道,分為工作區、休息區和衛生區,他將卅三人分成三組,各有責任,指派大家輪流工作休息;利用燈光的開閉模擬日夜,教大家知道地面的時日。
他在受困後的首次會議中,決定食物分配問題,大家同意一天大約只吃半匙鮪魚,半片餅乾以及每兩天才能喝到的半杯牛奶果腹,使兩天口糧支撐十七天,直到救兵發現他們。他還不斷繪製礦坑中的地圖,提供給地面救援者參考。
他談到指揮若定的訣竅時說︰「你只能說出真相,然後相信民主。」他表示,當所有的希望似乎都消失之際,「所有的事都是表決決定,我們共三十三人,所以超過十六就是多數。」。
在被發現還活著之後,救援人員開始送補給品和藥物下坑。一開始,他們只能吃流質食品,後來漸漸改成有米有肉的固體飲食。在專家指導下,礦工按表操課,一天三餐,外加一次下午茶,不過每天熱量攝取限制在兩千兩百大卡,以免發胖。他們每天都要參與一定的勞務,維持體能。
給世人的啟示
1. 媒體投入大量時間報告此一不幸事件,充分展現人道關懷。
2. 總統品尼拉(Sebastian Pinera)能尊重生命,苦民所苦,全力參與救援,贏得世人尊敬。
3. 救援活動最初預估要花費一百廿天,遲至耶誕節才可能將他們救出;但靠著各界的技術及物資支持,最後僅花了七十天即成功達陣,是一場現代科技力量的展現。若非科技和組織動員的力量在此表露無遺。
4. 整個救援行動因為要不斷深度掘挖,不僅危險度極高,經費更高達新臺幣六億多元,平均起來,花在每個礦工身上的費用高達兩千萬元。人命無價不能以金錢計!
5. 地面上的人工作人員步步為營,沒有失手;而地下的受難者相互鼓勵,上下一心,終於克服萬難。
6. 領班鄂蘇亞的表現令人激賞;面對災變,他成立任務小組、建立工作、休息及食物分配制度,表現得比一位將軍還要鎮定與睿智。所以33名礦工能一條心,面對死亡威脅,毫不慌亂。他最後一位走出礦坑,所表現的智勇雙全獲得全球人士共同尊敬,足見領導的重要。
7. 礦工們獲救時,不為救援順序爭先恐後,反倒相互爭後,發揮了人性的光明面,令人喝采。
8. 當三十一歲的亞瓦洛斯第一個踏出鳳凰號時,全場歡聲雷動,「智利、智利」的歡呼不絕,數百名在礦坑周圍安營紮寨、日夜守候的親戚,無不喜極而泣。讓我們更瞭解什麼叫國家力量。
9. 臺灣政客、媒體、民代和名嘴們,該從這個事件中,學習到「國家認同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