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師的影響力
信義房屋董事長周俊吉對文化大學法律系的王寶輝教授,念念不忘,他說「那時王教授會在系辦裡放一筆錢,供學生自由領取,不用任何理由,只要簽個名就算數,一領可以領三千元。」這成了周俊吉落到口袋沒有半毛錢地步時救命的窗口!更讓周俊吉感念的是,畢業退伍、準備考司法官特考時王寶輝的幫忙。
胡適待人接物隨和大方,人緣好,交友廣,這在民國文化圈是很有名氣的, 1925年,胡適借給中國公學的同學張奚若1000元,作為自哥倫比亞大學回國的路費。1954年胡適提領了美金兩千四百元,資助陳之藩,充當赴美國留學的保證金,讓陳之藩終身感念。
許多人都知道賈伯斯,但很少人知道杜德曼(Jack Dudman)。1991年,賈伯斯獲得母校里德學院的科技成就獎,在授獎典禮上,他特別感謝擔任學務長的數學系教授杜德曼,「杜德曼是我在這裡的英雄之一。」賈伯斯已經輟學,但留在校園,沒錢付學費,卻旁聽了書法學等正式課程,「杜德曼老師裝不知道,甚至在我身無分文時,會邀請我一起散步。回家後,我總可以在破舊外套的口袋發現二十美元,他從未提過跟錢有關的事。」
杜德曼在2008年逝世,訃聞標題是:「深受愛戴的學務長,在賈伯斯的生命中扮演關鍵角色」。
「為美國而教」(Teach for America)創辦人科普(Wendy Kopp)在大三時主辦一場教育會議,發現兩個現象,第一、貧窮地區的學校缺乏良師;第二、許多同學願意到貧窮學校短期服務。她於是構思讓這些精英學校的學生,利用兩年時間到貧窮學校教學。該計畫便成為她的學士論文,當時的社會系系主任布雷斯勒(Marvin Bressler),答應擔任她的論文指導教授。
科普預計在該計畫募款二五萬美元,教授雖然讚許其用意,卻認為這很像招募老師的廣告,好心送她去學校的發展部門。科普將計畫寄給三十位對教育改革有所承諾的企業主管,回信不多,但管用。聯合碳化物公司免費提供紐約市辦公室,美孚石油提供兩萬六千美元的種子基金,她一年內便如願募到二五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