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莊子的三條魚故事
〖園丁按〗
莊子可能是最喜歡魚的哲學家了,他將人生的大智慧,用三條魚的故事表達。
1 北冥之魚
莊子在<逍遙遊>裡寫的第一條魚,是一條名為鯤的魚。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
鯤能化作鵬,遨遊於九天。它會乘著六月的風,飛去南冥。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人各有志「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大志小志都是志,立志先安心,心能安處,便是好處所。在職場討生活的人,應當明白此理。
《管子》:“君子使物,物不為使。”人選擇的自由,不貪圖富貴,便能得大自由。
陶淵明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人不能為五米折腰。他情願種豆南山下,帶月荷鋤歸。官場再好的錦衣玉食,也不如手中一杯自釀的酒。榮華富貴三更夢,轉眼就成了別人口中的笑談趣事,又有什麼好在乎的呢?在莊子的智慧中,不為物所累,是人生的第一層境界。
2 濠梁之魚
莊子在《莊子•秋水》說的第二條魚,叫做儵,是濠河之魚。有一天,莊子和惠子路過濠水的橋上。
莊子說:“你看這些儵魚在下面遊得多麼快樂。”
惠子卻說:“你又不是魚,怎麼知道魚快不快樂?”
莊子立刻答道:“你又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
魚的快樂是自由嬉戲在水中,人的快樂是能夠自然生長在世間。
快樂從來都是自己的內心感受,不是別人眼中的評價。與其絞盡腦汁去想著活成別人喜歡的樣子,倒不如努力去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在莊子的智慧中,人生的第二種境界就是:不為別人的評價所累。
南唐後主李煜曾經寫過這樣二首詞: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隊春。一壺酒,一竿綸,快活如儂有幾人?
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人生最大的快樂,就是選擇一種喜歡的方式活著。不要因為有人攪局,就放棄。浮於表面都是風光,沉下心來自有答案。
3 江湖之魚
莊子在《莊子•大宗師》裡寫的第三條魚,叫做鮒,是車轍的小魚。
一塊池塘幹了,兩條小魚暴露在池塘底。兩條小魚互相吐沫,互相濕潤,勉強維生。莊子認為,與其這樣互相扶持,不如秋水滿盈,各自過逍遙日子,相忘於江湖。
〖啟示錄〗
天命無常,人如風絮。你和你的伴侶,都是結伴而行的旅者,不知道哪一天你的生命之水乾涸了,分離的一天,就來了。
要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事事都能自己作主,得歡樂實且歡樂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林公孚 的頭像
    林公孚

    岳林品質大觀園

    林公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