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品質大菜—潘耀徽會友的<品質問題與解決方式的探索>研討會紀要
一、 品質問題與解決方式的探索要點
潘耀徽會友,曾任職於中科院、台北捷運局、工研院等,並擔任上屆QKC召集人,99年3月26日,以其多年累積品質及管理經驗,於QKC 專題演講<品質問題與解決方式的探索>。難能可貴的是,原本是電機工程專長的他,30餘年一路走來,當遇到環境、可靠度、抽樣檢驗、量測、統計等問題,都能從同儕及專門著作中找到答案,內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將這種自建品質的能力,稱之為「品質黑手」。
這位「品質黑手」,當晚以深厚的專案工程管理經驗為基礎,運用各種豐富的圖示,表達他對品質管理發展過程及品質問題解決的獨到看法,綜合其重點如下:
1. ISO9000的發展是從自1960至1987年為成型階段,1994版為「目標導向」(Task Oriented),2000版為「過程導向」(Process Oriented),2000年以後逐漸演變為以2008版為指導綱領,細分至各產業之「產業導向」(Business Oriented)。
2. 品質推動的關鍵在管理高層的意志決心與願景,品質屋的四根支柱,亦是品質問題的根本肇因,是決心(Determination)、資源(Resources)、組織(Organization)、和程序(Procedure),並需以教育訓練為基礎。
3. 品質系統本體的建立需自「D」「R」「O」「P」著手,品質問題的解決亦需自此切入,領導(Leadership)與激勵(Motivation)僅能做推動系統的潤滑劑。
4. 檢視常見品質癥候,可歸納以下15大問題,並與「D」「R」「O」「P」連接:
(1).大環境的限制(幸運 vs 不幸)(D)
(2)管理法則的依循(依照 vs 不依照) (D)
(3)思維的改變(保守 vs 創新) (D)
(4)過度的省略(簡單 vs 複雜) (D)
(5)錯選知識(真 vs 偽) (D)
(6)欲以形而上的方式解決形而下的問題(抽象 vs 具體) (D)
(7)忽略理論與實務間的差距(理論 vs 實務) (D)
(8)誤以為資源重組是組織再造(改組 vs 重建) (D)
(9)專案管理的演變(二維 vs 多維)(ROP)
(10)對品質標準內含瞭解的程度(做少vs 做多) (ROP)
(11)對專案與品質管理實質內含瞭解的程度(部份 vs 整體) (ROP)
(12)研究發展與工程建設專案計畫之異同(研究發展 vs 工程建設) (ROP)
(13)發展週期與生命週期之關係(發展週期vs生命週期) (ROP)
(14)多樣計畫管理的權衡(單一計畫 vs 多項計畫) (ROP)
(15)行政業務與專案管理之不同(行政業務vs專案管理產品設計(DROP)
5. 3Q Very much-Quota (績效),大Q(全面品質管理) ,小Q(產品品質)三者做良性互動,企業方可永續經營。
二、或許受到潘會友這個<品質問題與解決方式的探索>主題的啟發,引起翁辰修會友建議學會應當以「豐田召回車事件」為題,舉辦討論會,希望祕書處能考慮此項建議。
三、當晚的另一個節目為選舉第6屆QKC召集人,由於本屆召集人 蕭亞洲 博士對建立QKC 品質知識社群網站http://groups.google.com/group/qrdc_qkc及推動QKC活動有功,獲得與會會友一致通過請他連任。
四、上月舉行研討會時,會友曾建議舉行QKC餐會,以促進彼此情誼之議,經email投票結果顯示,大部分會友選擇於研討會開始前,在學會附近餐廳或購買百元便當聯誼。經蕭召集人徵詢在場會友意見,最後決定改以120元披薩餐會方式,於4月23日星期五6:30—7:00在研討會場舉行。
五、我們期待這第一次的披薩餐會,能夠圓滿成功,希望有意參加本次活動的QKC會友們,密切注意我們的會前通知,並回答願意參與的意見,以便訂購適量披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