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美關係即將大變!

【園丁按】

   中美關係正走到歷史的拐點,媒體報導指出:布林肯表示雖然俄羅斯代表著一個直接的威脅,但華盛頓仍然持續關注中國,因為北京對國際秩序構成了「最嚴重的長期挑戰」。

  對此,王毅回應道,中國不是美國臆想中的中國,中國的發展振興有著清晰歷史邏輯和強大內生動力,14億人共同走向現代化是人類的巨大進步,而不是世界的威脅和挑戰。王毅還強調,中美關係正處在重要的十字路口,美方應做出正確抉擇,把精力真正放在踐行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三原則」上,進而找到中美兩個大國在新時代的正確相處之道。

  近讀2022-04-29昆侖策》由譚吉坷德署名的〈事態嚴重超預期!中美關係即將大變!〉,說明了中國果真不是美國臆想中的中國,全文如下:

 告別美國正在成為國際秩序中的一場革命,全球化和多邊主義如同黃昏中的最後一抹晚霞,逐漸黯淡。

 在俄烏戰爭的炮聲中,全球化最後的一點體面已經蕩然無存,告別美國的隊伍露出了顯而易見的身軀,更多的挑戰者出人意料地亮明瞭自己的態度。

 這是國際政治勢力的一場大洗牌,決定著原有的世界秩序能否賡續,也決定著很多國家的命運,更關乎人類的未來。

 暴風雨真的來了,人類文明正面臨著一個血色的臨界點。

1.美國終於埋葬了全球化

 美國的孤立主義和貿易保護措施摧毀了原有的國際貿易秩序,由多邊主義走回國家干預主義,使逆全球化理念成為了美國的上層建築。

 全球化作為美國主導的一項世界公共產品,它所支援的規則及其附著的價值觀的凋敝,凸顯出來的是美國及西方勢力信心的衰落。

 在美國的帶動下,全球主要國家都身不由己地走進了逆全球化。所有的大國都在搞貿易保護,通往自由貿易的道路上到處都是欄杆拒馬,曾經光鮮亮麗的全球化今日只剩下了一副軀殼。

 中國替美國扛起了全球化的大旗,力撐多邊貿易體系。這使得全球化這個“超級全球秩序”變得很可笑,也具有相當的諷刺性。

 近日“統一的國內大市場”說明中國也已經被動地做出了選擇,不再幫助資本世界維持體面。這標誌著全球化的終結和現存體系的最後破裂。

 華爾街的利益不等於美國利益但卻能夠左右美國,今天的美國無法給世界貢獻新的有價值的東西。他們拋棄了全球化就是想讓這個世界比美國更爛,一向宣稱肩負著拯救世界神聖使命的“山巔之城”最終摧毀了自己的道德形象和政治權威。

 美國也有自己的苦衷,他們躺著吃了幾十年的紅利之後,自身問題已經是積重難返。他們也知道單邊主義是一杯苦酒,卻也不得不飲鴆止渴。至於這種做法對美國的世界影響力會帶來什麼傷害,他們似乎對這個問題不再感興趣。

 今天的中國和美國,都把精力和注意力傾注在了下一代的經濟引擎上,如5G通信,人工智慧,大資料,航空航太和海洋工程等。美國關閉了全球化的大門,就是要限制中國的崛起,提防中國第一個跑到終點。美國可以樂見中國比自己更爛,但絕不會允許中國比自己更好。

 當美國帶領西方世界,把那些自由民主和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等最後的遮羞布全部揭下來的時候,標誌著冷戰結束後的全球化自由市場進程已經全面崩潰,全球化由結構性衰敗走向了徹底的死亡,人類正在返回蒙昧。

 幾十年來,全球化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所有的世界格局。美國埋葬了全球化,世界走向叢林化已經不可逆轉,叢林法則正在成為終極法則。

 美國不再為世界提供公共產品,也不允許別人來提供。自由開放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人類將在資源和生存權利的競爭中,不斷地走向對立和對抗。

 全球化死了,世界走上了尋找新規則體系的道路。是用和平的方式還是暴力的方式結束這一探索,這是所有人都在關注的問題。

2.     中國為什麼要搞統一的大市場

 中國“兩頭在外”的出口加工貿易是一種依附型的經濟結構。曾經的“中美國”使中國在經濟上看起來不像是一個獨立國家,而是與美國在生產消費上不可分割又處於從屬地位的經濟體。

 正是這種經濟結構,使得美國及其夥伴能夠順利地瓜分中國的市場,控制中國的主導產業並獲得大部分利潤,將中國實實在在的財富置換成抽象的綠色的美元符號。

 這種經濟體可以讓美國合法地轉移中國財富,使美國整個國家最終成為地球村頂端的食利階層。

 中國“統一的國內大市場”就是要修正這種依附型經濟的扭曲,把內部市場上升為國家安全問題,激發和培育國內市場潛力和社會消費能力。從資本“與君王共治天下”轉移到保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構建一個高效內需的大循環體系。

 這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從2008年的“出口轉內需”到“以內迴圈為主”再到今天的統一大市場,脈絡十分清晰。有一個特徵是,外部環境越複雜越糟糕,這項工作步子就邁得越大。

 “統一的國內大市場”就是構建一個消費力量強大的國內市場取代中國人生產,美國人消費的經濟殖民化模式。目的就是應對已經出現並且會越來越嚴重的危機。這個危機就是美國和歐洲對中國的聯合絞殺。

 這是一項“被動”的政策,也是一項艱難的工作。中國對外貿易占GDP比重超過70%;其中外資又超過70%;人民幣發行依據中70%是外匯。“統一的國內大市場”就是要在幾十年“出口導向”的經濟轉型之後迎來一次全新的經濟再轉型。這也是一個艱難的,漫長的過程,需要培育出一個龐大的,充滿活力的消費主體;需要讓數量驚人的低收入人群不但有消費的動力,更要有消費的能力。

 事實證明,我們付出了巨大的社會成本,卻得到了一個並不理想的經濟結構。這個問題在中國並沒有得到全面的反思,但是留下了一個大討論的課題。

 外部環境急劇惡劣,全球化名存實亡,貿易衝突愈演愈烈,西方技術封鎖,貿易限制,經濟制裁日甚一日。在外部迴圈難以消耗掉巨大產能的背景下,這是一條不得不走的道路。

 值得注意的是,在俄烏戰爭的敏感時刻,這項一直“埋頭苦幹”的國家戰略高調官宣背後的政治考量是什麼,在釋放什麼信號,要表明什麼態度。

 基辛格曾經呼籲,中美應建立新的國際秩序,否則一戰悲劇將會重演。他一直威脅中國不要步子邁得太大,同時也告誡美國吃相不要太難看。

 中美沒有共同建立基辛格口中的新國際秩序的基礎,因為不要說中國這樣的大國,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允許自己拼命地生產勞動,而別人卻開著印刷機躺著賺錢。

 中國“統一的國內大市場”正是以國家安全為目標,為了中國的生存和發展選擇的戰略突圍方案。因為中國的體量巨大,毫無疑問,這種國家戰略一定會促成世界經濟新格局的形成,構造出世界經濟的新秩序。當然,這個新秩序會令美國老爺很不開心。

3.     中美脫鉤擺上了桌面

 不是中國要和美國脫鉤,否則就不會有今天這樣的經濟結構。

 幾十年來,無論美國如何高調宣稱自己的定位就是遏制分裂瓦解中國,中國都要給予美國最大的經濟利益輸送和國際政治支持,這就是“韜光養晦”。

 中國幾十年來一直接受美國各種扇耳光一樣的侮辱打壓,一直在美國制定的到處陷阱的規則中忍氣吞聲,像下屬一樣被呵斥。直到一年(阿拉斯加對話)前安克雷奇“中國外交官被迫向美國夥伴講授政治禮節課”,直到“我們把你們想得太好了”那聲咆哮,中國才挺直了腰板。

 美國針對中國設計並推行的國家戰略很流氓,但是很公開,明人不做暗事。美國國家級的“應對中國當前危險委員會”等機構就有十幾個。美國對華戰略競爭法案公開宣稱他們的目標就是推翻中國政權,徹底遏制中國崛起。他們毫不隱諱地宣稱“美國和民主世界在21世紀唯一最重要的挑戰就是中國的崛起”,“美國必須同時準備與俄羅斯和中國開戰”。

 中國的應對很東方化,對美國的定位時常徘徊于對手朋友甚至老師之間。一直在“裝孫子”還是“真孫子”之間搖擺模糊。2012年以來,中國的面目開始清晰,這讓習慣了高傲的美國很不適應。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對中美來說談判桌是最沒有用的物件。無論中國怎麼做,做什麼,美國對中國的態度都不會改變。

 美國最大的共識就是把中國看做頭號敵人,就是反華。這是現在美國唯一的舉國意志。中國成了美國所有問題的替罪羊,成了美國管控分歧,凝聚民眾的唯一對象。這個時候談中美友誼,只有搞笑的作用。中美關係,永遠也回不到從前。我們可以忽悠外人,但是一定不要欺騙自己。

 今天,中國朝野上下已經徹底地讀懂了美國的強盜邏輯,認識到美國的各種侮辱打壓,不是因為誤解,而是要把中國鎖死在食物鏈的底端,永遠為美國和西方服務,永遠作為他們美好生活的成本和耗材。中國明確地拒絕了美國的寄生權,選擇了自強和鬥爭的解決方案,這對美國來說就是末日宣判。

 全世界開採的黃金全部送給美國,美國大約15年就能全部虧完。全人類的財富,都不夠填美國這個窟窿。就算是上帝來當美國總統,也不能讓躺著賺錢的美國洗心革面,自食其力。這才是為什麼用美元收割世界財富不可能成為永久模式的根本所在。中美之間不是脫鉤的問題,而是生死存亡的問題,是中國能否忍受美國無底線剝削和壓榨的問題。

 美國一直在尋求“一次性解決中國問題”,中國也在堅韌地維護自己的利益。雙方像高手對決,淵渟嶽峙,卻都在尋找一擊致命的契機。

 如果中國的300年王朝週期律同樣適用美國,他們現在連第一節課還沒上完。粗野的貪婪+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力量,這是一種有毒的組合。面對這樣的對手,中國需要保持最高級別的警惕。

 俄烏戰爭,中國正處於“幫誰誰贏”的位置上。這個時候中國不但與俄羅斯結成廣泛的經濟和政治同盟,而且緊鑼密鼓地解決自身問題,顯然對未來將要發生的事情有著清晰的預判。

4.     中美爭端的本質是什麼

 中美爭端的本質,就是為了爭奪生存權力;就是美國要保障其超級福利,中國也要爭取美好生活。正是這一本質,中美才會跌入世界老大同挑戰者不死不休的“休斯底德陷阱”。

 脫離了這個根本,其他的意識形態之爭,模式之爭和文明的衝突,都沒有反映出中美之間根本的分歧和矛盾。正是因為這個無解之局,美國才一直將中國視為頭號假想敵。

 你不想爭奪霸權≠美國認為你不想爭奪霸權;你現在不想爭奪霸權不等於你有了足夠的力量之後仍然不想爭奪霸權。在以剝削和掠奪為特徵的工商文明中,這是合理思維。

 黑格爾說過,“人類從歷史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沒有從歷史中吸取任何教訓”。這是因為我們一直活在一個競爭資源的文明形態當中。在這種文明沒有被更高階的文明取代之前,人類的競爭無法避免。

 美國要維護其霸主的福利,要想渡過危機只有犧牲中國。中國不願意做待宰的羔羊,希望擁有公平合理的勞動變現權力。在資源競爭的文明形態中,這對矛盾無法調解,只有戰爭能夠重新分配權力,也只有戰爭才能階段性地解決這個問題。

 美國歷史上所有解決危機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戰爭。美國要阻止中國這頭最肥碩的奶牛脫韁而去的唯一方法也只有戰爭。他們在十幾年的時間裡已經將資源轉向亞太地區,完成了所有的戰爭準備。

 這種兩大強國的對決一旦發生必將是地動山搖,驚天動地。當失敗和死亡意義相同的時候,也就沒有了規則和底線。

 中國國內常常有一種盲目的,自我安慰的樂觀情緒,認為美國經不起一場同中國的戰爭。理由是連阿富汗塔利班都能弄得美國灰頭土臉。

 這些人忘記了美國是修理“老二”的專業戶。200多年裡,美國陸續地把大英帝國,西班牙帝國,日本,德國,蘇聯,這些超強對手相繼踩在腳下。他們善於將軟硬實力完美地結合起來,選擇最佳進攻點,取得最完美的進攻效果。

 在這方面,美國底蘊深厚,理念堅定,手段嫺熟,經驗豐富。美國一定會把資本世界全部力量集中到中國身上,一戰解決中國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保住美國世界霸主的地位,才能為衰落的美國續命。對美國來說,解決中國問題,就是解決世界問題。

 有人把希望寄託在中美之間共同的利益捆綁,但卻忘了面對生存問題的時候,任何利益都不起決定作用;何況這個利益還在不斷地縮水,何況通過衝突還會徹底地改變利益結構,獲得更大更長遠的利益。

 美國不太講究面子,他們更注重裡子,而中國正好相反。

 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際,任何僥倖心理都會帶來亡國滅種的悲慘。面對這樣殘酷的爭端,中國要有足夠的精神國力,不但要有能夠威懾對手的力量,更要有敢於使用這種力量的戰鬥意志。

 眼前的普京就很好地體現了這種意志,他清晰地告訴美國,沒有能力打敗你,但有能力一起拉你下地獄。正是這個人,正在深刻地影響著世界的格局,使第三世界自冷戰以來從未如此地團結。正是這種意志,使俄羅斯恢復了曾經有過的大佬的感覺,讓美國和歐洲努力地去適應自己的脾氣。

 不知道抗美援朝中國給美國留下的陰影還殘留多少,但是應該讓美國知道,70年前中國士兵讓美軍學會了用漢語說出來“投降”兩個字;今天的中國也會把美國的51個州打成51個國家。中國只有這樣能夠震懾對手的氣質和意志,並對任何級別的風險有足夠的準備,才能夠以戰止戰,才能維護和平。

5.     中國在挑戰美國嗎

 任何走到老二位置的國家,都會被老大視為一種威脅,都是一種事實上的挑戰。中國不但是一塊肥肉,更是一種力量,沒有任何一個老大會對這種力量視而不見。

 美國如果找不到新的支點,實現經濟的強勁復蘇,鞏固現有的權力秩序,拉大同中國的距離,恢復曾經有過的自信。那麼,中國的任何行動,甚至一個眼神都會被美國視為挑戰。

 “共產主義必死不可,否則基督教必亡”。當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迸發出強大生命力的時候,恐懼的不僅僅是美國,還包括整個資本主義世界。

 中國的行動也理所當然地被美國視為挑戰。“一帶一路”就是嘗試打通歐亞大陸,並把非洲聯通起來。如果達到這一目的,事實上,就形成了陸權全面孤立海權的局面,形成了全新的世界格局。在這個行動中,中國不但在制定遊戲規則,而且也在向世界輸出價值觀。

 這對“大號海島”的美國來說,就是一種挖祖墳的行為,觸動到了美國包括昂撒的核心利益。中國不停止這種行動,雙方掀桌子甚至拔槍決鬥都只是時間問題。這不是面子裡子問題,這仍然是生存權利和生存空間的問題。

 美國從“擁有最強資本的國家”蛻變成了今天“擁有最強國家的資本”。他們說中國是一個偽裝成國家的文明,那麼美國就是一個偽裝成國家的資本,是華爾街統治下的半殖民地。在這方面,美國和中國確實存在兩種文明的衝突,存在東方文明對西方文明的挑戰。

 全球化的世界重心在美國和歐洲,但是亞洲的經濟占比早已經超過了世界的一半。歷史上亞洲長久處於世界的主導地位,是絕對的文明主體。世界重心會不會重新回到亞洲,這已經成為美國和歐洲的集體焦慮,更是對美西方最大的挑戰。

 中國對美國的挑戰無處不在,這是由中國的體量和分量決定的,是躲避不開的。俄烏戰爭還沒有打出結果,但卻打出來一個清晰的區域經濟合作和內迴圈的雛形和樣本。幾個區域正在走向抱團取暖,尋找內部有效率的循環系統,正在為後全球化時代提供一個示範。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圍繞的中心和潛在的龍頭不是俄羅斯而是中國。

 人民幣國際化就是顛覆美元霸權,很多人都看到了這一點,也樂見其成。這就把中美兩國推向了角鬥場,這場決鬥不死不休,一定會有一個倒下。

 金燦榮說他研究國際政治40多年,但是俄烏戰爭真的看不懂。這不是水準問題,而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新事物正在孕育當中。它最後長成什麼樣子,誰都說不清楚。

 美國投入大量的資源圍堵中國,這就在世界其他的地方留下了權力真空。更多的挑戰者借俄烏戰爭亮明瞭自己的態度。伊朗,沙特包括印度都在利用中美的相互制衡來獲取自己的利益。包括俄烏之戰,普京也正是利用了這種戰略空間。最終,美國會把這些帳都算到中國身上。

 在今天的世界中,中國的力量不容忽視,但是,中國還沒有主導世界走勢的能力,中國正走在艱難的經濟上去依附,文化上去殖民,國家安全上去“內鬼”的道路上。中國還沒有構建國際新秩序的強大力量。但是,中國一定會成為這樣的力量。

6.     美國為什麼一定要搞死中國

 混黑社會的都知道,當老大受到挑戰和威脅的時候會發生什麼。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大國沒有投降的權力。當你走到坐二望一的位置時,這個位置就是原罪。

 特朗普時代,人們就評價美國的法西斯化已經達到了95%,那麼誰來充當猶太人的角色,在美國的眼中只有中國。

 世界上有兩個國家即使投降了美國,也必然會被滅亡。第一個就是俄羅斯。美國一定要搞垮俄羅斯,除了前蘇聯給美國和歐洲曾經帶來的壓力之外,更重要的是俄羅斯作為僅次於美國的軍事強國,是事實上軍事力量的“老二”,具有挑戰美國的軍事實力。

 第二個就是中國,因為中國是經濟上的“老二”,因為中國這個“老二”還有些不安分,不但不在美國指定的低端位置上仰望謝恩,還要推行“一帶一路”,人民幣國際化和“中國製造2025”,還要在高科技領域重走獨立自主的道路。

 美國要搞死中國,首先必須掠奪中國的財富。過去十年全球增量財富的80%被中美收穫。中國增長了8.8萬億美元,美國增長了6萬億美元,其餘很多國家處於發展停滯甚至財富負增長的狀態。

 放眼世界,作為奶牛,能夠滿足美國人福利需求的國家,除了中國,美國找不到任何的替代品。

 中國是財富含量上唯一能夠滿足美國吸血的國家。美國幹掉中國,不但可以在霸權上消除威脅,在福利需求上也可以長期安枕無憂。這就是為什麼美國不會放過中國,中美關係無法調和的根本。

 美國太君的美好生活需要有人來買單,中國是最合適也是唯一的候選人。這個備選者其實有三個人,其中俄羅斯已經讓美國徹底打消了這個念頭,而在印度美國連可口可樂都賣不出去,意識形態滲透效果更差,準備尚不充分。

 只有中國,美國不但已經把中國納入了經濟殖民化軌道,而且在經濟,文化,輿論方面相當程度上控制了中國,美國在這些領域有數之不盡的買辦臥底和意識形態代理人。所以,犧牲中國比犧牲印度更加容易,也比犧牲印度能更多地收穫利益。

 一旦中美兩國發生衝突對立,中國存儲在美國和西方3萬億美金的外匯儲備就會瞬間消失,反而會成為他們對付中國的強大資源。

 不僅如此,美國幹掉中國還有其充分的心理優勢和道德支撐。從中國融入美國主導的世界經濟體系開始,就被納入了對美國的朝貢體系,實際上接受著美國類似于對戰敗國的管理。從戰俘和奴隸身上吸取養分不僅合理,而且天經地義。

 任何反抗的行為都會被視為大逆不道和忘恩負義。特朗普稱中國為“修正主義”,正是基於這樣的一種道德優勢。曾經被不同陣營同時稱為“修正主義”的中國,現在正在用行動來證明自己。

 遺憾的是,幾十年來的私有化和社會貨幣化模糊了中國人的雙眼。在美國代理人的催眠中,我們幾乎已經沒有了國際敵人的概念,甚至羞于提及先驅者用鮮血凝成的意識形態和信仰,更忘記了曾經有過的驕傲與光榮。

 “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原來以為是笑話,被打了嘴巴之後才發現是真理。

7.     中美最大威脅都來自內部

 上一任美國總統的追隨者洗劫國會大廈讓人們看到了美國的脆弱。中國有沒有能力幹掉美國是個未知數,但是美國非常可能會被自己幹掉。

 曾經的美國強大到令人絕望,只有和那時相比才能看到今日美國黃昏時的景象。

 美國政治制度已經完全資本寡頭化,這使他們不但在外部,在內部也徹底失去了道德立場。

 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美利堅不是一個民族,也沒有民族認同感。美國就是一個用金錢和福利粘合起來的利益共同體。

 當美國這個天字第一號的寄生蟲無法對外獲得更大的利益,無法對外轉移危機的時候,國家內部就會對已有資源進行爭奪。人們就會丟掉美利堅這個外套,轉向對自己民族,膚色和宗教的認同。

 特朗普就看到了美國最大的威脅不是中俄,而是國內“病態和激進的政客”。資本對這些政客的深度控制,使美國不會出現真正的改革集團。

 利盡人散,一旦美國的經濟停滯,對外吸血供養不足,借債和印鈔難以為繼,美國人超值的福利不能持續,內部就會分裂,就會成為無數個經濟體甚至國家。一旦這種狀況發生,美國將不復存在,會成為第二個解體的超級大國。

 美國是一個天生必須成為霸主的國家,必須要有來自全世界的供奉和犧牲。美國不能成為世界第二,更不可能成為地區性大國。當美國走下神壇的時候,美國就不存在了。這是美國的詛咒。

 美國一定會在一個時期尋找到一個國內問題的替罪羊,找到一個美國祭壇上的犧牲品,現在他們選中的就是中國。

 中國最大的危險就是內部的買辦和親美勢力,它們最大的危害就是把中國變成了一個“在精神和文化上被美國佔領的國家”,使中國不再是美國權力網路裡的真空地帶。

 他們把“開放”作為對中國人的道德要脅,完美地配合美國的對華攻略和意識形態洗腦,毫無心理壓力地把中國引入美國設計的思維陷阱。他們讓美國成為一直站在道德高地上的領主,而中國人卻始終都是奴隸。

 世界上最狂熱地相信美國,對美國霸權充滿信心,認定美國不可戰勝的人不在美國而在中國。最可怕的是,這些美國的代理人成功地影響著中國。

 美國的意識形態統治了中國的主流經濟學家和自由派知識份子,在很多領域部分或接近完成了“顏色革命”。通過這些人美國掌握了中國的價值判斷權和文化標準,使得越是背棄祖國的人越被賦予了道德優越感。

 每當中美發生衝突時,都會有一大批“德高望重”,聲名顯赫的名人撲上來撕咬,摁著腦袋讓中國人跪下去。這就是美國的“軟實力”,也是“巧實力”,更是前蘇聯解體的動力。正是因為有這些人的存在,使美國圍剿中國的成本並不高,但利益極大。

 他們對一切有益於國家和人民的主張都充滿著天然的仇恨。比如那位“共同富裕是死路一條”的鄭大人,比如一直致力於“頂層設計”的經濟學家吳某某對中國發展晶片的憤怒,比如深情地希望中國銷毀核武器來取信美國的頂級參事時殷弘,比如外交學院的吳院長撒潑打滾地要求中國必須“韜光養晦”,比如最近上海市委黨校某院長情真意切地勸導中國降美棄俄。

 這些人高官得坐,駿馬任騎,就是對社會和民眾最好的示範效應。不清除這些“手榴彈向後扔”的中國版戈巴契夫,被滲透得像篩子一樣的現狀得不到改善,就不會有凝聚力,不會有共同目標和共同利益,其後果是任何對外鬥爭都不會取得勝利。

 最近幾年,這些人似乎失去了身影,但是他們並沒有得到清算。他們在等待指令,正在尋找上場表演的時機。

 買辦和投降派是中國百年血淚最大的罪人,任何漢奸最風光最滋潤的年代,都是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時候。

8.     全面戰爭能否避免

 世界已經進入了一個高風險階段,突出特徵就是不確定性。明天會發生什麼,連上帝都不知道。

 歷史告訴我們,經濟危機與大戰的爆發是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全球資源危機+國際封鎖同戰爭從來都是孿生兄弟。

 告別全球化就是告別美國,告別一個走下坡路但又擁有最強軍事力量,最好戰的國家,世界就已經走入了危險。

 今日的世界正面臨著1871年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經濟衰退,人類面對著同一二戰和大蕭條時期相同的經濟危機,冷戰後的世界秩序正在崩潰。歷史證明,在世界尋找新方向的時候,戰爭常常是最靠前的一個選擇。

 我們現在能看到的是很多國家軍費的大幅增加,越來越多的國家正在選邊站隊。糧食短缺和糧價上漲,能源及資源危機都將進一步給世界帶來饑餓和恐慌。

 當在“存量博弈”中活下來成為最優選項的時候,敵意就會在國家之間特別是各大國之間彌漫,最終一定會走到為了爭奪資源而不惜一戰。

 危機正在快速地改變世界。幾乎所有的國家都在轉向國家主義,轉向強人政治。強權國家無一例外地都在進行輿論動員,準備面對最後的時刻,準備尋找弱小者買單。

 俄烏衝突中,人們看到了美元霸權的薄暮,看到了美國朝貢體系的瓦解,看到了地區性大國的蠢蠢欲動,看到了不同國家的選邊站隊,看到了不同力量的集結。

 今天的中國在這種單極霸權的世界中,是唯一重要的平衡力量。沒有中國的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糟糕。中國能做到這一點,是因為手裡掌握著"公平 "這個最與眾不同的價值觀。當然,中國“老二”的大塊頭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全面戰爭其實已經打響,在科技,金融,意識形態,半導體,能源,原材料,糧食,衛生等領域早已經打得熱火朝天。美國正在重啟“租借法案”,80年前的那一幕重新上演。二戰結束之後,人類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接近全面對立和全面戰爭。

 這是超出所有人想像的總體戰,所有的國家都在緊張地提防對手,同時在權衡利弊,判斷下場的時機。

 全球性的經濟危機最終一定是軍事危機,這是資本主義工商文明的底層邏輯。我們今天正處於嚴重的政治危機階段,再向前走過去就是戰爭。俄烏衝突已經打響了第一槍,全面的軍事衝突還有多遠,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中美兩國身上。

 美國從來都是世界混亂的源頭,現在更是世界危機的“兵工廠”。他們不但挑起了俄烏衝突,還會挑起更多的衝突讓這個世界面臨全面危機,好讓他們火中取栗,滿足華爾街和軍工複合體的利益要求。任何一個失控的衝突,都會讓世界走入黑暗。

 在利益的驅使下,饑餓感會讓美國把屠刀指向任何人。俄烏戰爭事實上正在絞殺歐元,一場極其慘烈的金融戰爭已經從盧布和歐元開始。大家都希望不要波及到全世界,但是善良的願望總是會落空。

 美國需要一場戰爭來解決中國,儘管看起來美國似乎經歷不起一場這樣的戰爭,但是對世界霸主來說,越是這樣的處境就越危險,手段就會越極端。綜合各種資訊可以預見,美國對中國兵戎相見的時候已經為期不遠。

 相信新的台海危機將會很快發生,臺灣將會像烏克蘭一樣成為下一枚棋子,將中國拖下水。美國一定不會讓臺灣有和平統一的機會,他們要用這張牌獲得最大的利益。世界大戰的火藥桶到底在哪裡,臺灣一定是其中的一個。

 世界上沒有一個大國不是在戰爭中崛起的,所有的軟實力和價值觀外溢都是勝利的副產品。中國當然也不例外。那種把強大和肥大混為一談,認為中國有錢了,數著票子就會走向勝利的人,很可能是腦袋被美國驢踢了。

 “一般來講,大國的標誌是有能力打贏戰爭”。不懼強敵,敢戰才能止戰。當年中國屢屢挑戰美國,反倒打出了和平,打進了聯合國,打來了中美之間的接觸和三個公報。以鬥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以退讓求和平則戰爭至,這才是真正的中國智慧。

9.     哪裡是新秩序和新文明的彼岸

 “今天的你我,怎樣重複昨天的故事”。

 “舊秩序的碎裂聲,新秩序的號角聲,正不絕於耳”。這句話用在這裡很應景。

 “歷史的終結”讓美國狂歡了幾十年,卻忘記了只要有人類,歷史就不會終結這一常識。在世界失去方向的今天,只有找到新文明的出發點,才會終結從前的歷史,才會走向更高級的文明。

 曾經的美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儘管他的信仰從最開始就存在爭議。美國把人類工商文明發展到了頂點。今天的美國告訴我們,這個文明正在不斷的危機中走向“腦死亡”。隨著美國和西方中心主義的沒落,世界已經顯露出了多元化和多極化的特徵,新的世界格局需要人類的新文明。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就是人類將在舊文明的糟粕和屍骸上面反思自己,尋找沒有剝削和壓榨,沒有戰爭和血腥,沒有弱肉強食和貧富懸殊的人類新文明。只有新文明才能讓人類創造出和平恬靜、鳥語花香的安靜文化。

 我們離真正的文明還有多遠,哪裡是新文明的彼岸,這應該是世界性的集體思考。人類早就應該走出工商文明的窠臼,破解比金錢利潤更深刻的問題。

 上個世紀人類為此作出的紅色探索,正是通向彼岸的唯一橋樑。這一探索在資本世界和內部變節者的合力下失敗了;但是失敗了英雄仍然是英雄,再次站立起來的新文明身軀將會更加高大。

 只有它才是真正的拯救者,它就是社會主義。

 “社會主義是當代世界進步的總趨勢”。只有社會主義才符合全人類的共同利益,才能使人類享受新文明的福澤和關懷。社會主義這種“人類文明共同體”,是迄今我們能夠看到的最強大的思想資源和人文精神。中華民族應該站在這個新文明的最高處,讓世界看到社會主義的光華與璀璨。

 偉大的湯因比認為人類的希望在東方,中華文明將是21世紀人類思想資源的提供者。美國最強預言家珍妮留下的最後一個預言是,美國將會衰敗,人類的希望在東方,中國將替代美國,成為世界的領導者。

 中華民族有信心,有能力讓預言變成現實,也一定會讓預言變成現實。

 “中國應當對於人類有較大的貢獻”。

 “你好馬克思,生日快樂,你是對的。”

 這是值得紀念的歷史,我們正站在一個新文明的門檻上。

【啟示錄】

   美國最強預言家珍妮·L·迪克遜說美國將會衰敗,人類的希望在東方,中國將替代美國,成為世界的領導者。

  美國政治制度已經完全資本寡頭化,這使他們不但在外部,在內部也徹底失去了道德立場。只要看滿嘴謊言的前總統川普,仍受不少人的歡迎,便知美國的道德力量,是多麼薄弱!

  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美利堅不是一個民族,也沒有民族認同感。美國就是一個用金錢和福利粘合起來的利益共同體。

  美國已經不值得信任,希望倚美抗中的執政者,有此認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林公孚 的頭像
    林公孚

    岳林品質大觀園

    林公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