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向層峰促銷品質
眾所週知,品質所代表的意義與可執行的水準,是存在企業組織層峰級的管理者心目中,他們對品質涵義的認知程度,影響到資源分配與決策,當然也影響到顧客滿意度。既然高階管理者對品質有如此的影響力,企業組織內的品質工作者,便應運用各種可能手段,讓最高管理者接受你所提的意見。1999年四月份Quality Progress曾訪談一些美國國家品質獎得主,歸納成下列十項向層峰促銷品質的策略:
1、向成功的最高管理者學習他們的思考方式,來滿足有關顧客、投資者及員工三組利害相關者之需要。
2、將品質定位為用以滿足三組利害相關者目標優先次序的一種方法。
3、將你的目標與高階管理者目標取得一致,假若組織的目標是降低週期時間,則在你的計畫方案中就要顯示出能降低週期時間的方法。假如目標是增加市場佔有率,你的計畫就要能顯示要如何做的方法。
4、儘可能將你的論點用量化的方式表達。
5、在你要向最高管理者提出計畫構想時,先讓最可能接受你建議案者知曉。
6、發展盟友一內部對你的地位能提供信任者,外部能告訴你在他們的機構內品質所能改進的底線。
7、注重及早獲勝,縱是小勝亦為之。
8、確定你所做的努力,不會被公司可能誇張的品質成本,或不明瞭其財務利益而被削。
9、研擬品質報酬的衡量方法,用以顯示你所做的努力是有代價的。
10、永不中止促銷品質。
從上述向層峰促銷品質的策略中,我們不難發現第1至4項是屬於角色轉換,讓我們設身處地,用層峰所關心的話題與思維邏輯與他們溝通。第5項是善用助力,要設法先讓對你工作能力有相當認識,且能接受你想法的高階主管瞭解你的想法,待他有機會時可以為您敲邊鼓。第6至10項屬於自我發展之道,要我們不以善小而不為,從積小勝為大勝著手,且設定勝利的成果的量化指標,以爭增強說服力。如此週而復始,不斷精進,必能提昇層峰對品質的重視。
*本文發表於《品質月刊》199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