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漢柔情彭玉麟
--堅持信念的典範
彭玉麟1816年生於安徽省安慶府(今安慶市內),字雪琴,號退省庵主人、吟香外史,病卒於1890年(光緒十六年)三月,於衡州湘江東岸退省庵,享年74歲。
他是清朝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書畫家,人稱雪帥。與曾國藩、左宗棠並稱大清三傑,與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並稱中興四大名臣,湘軍水師創建者、中國近代海軍奠基人。官至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書,封一等輕車都尉。 歿後清廷賜太子太保,諡剛直,並建專祠。
彭玉麟於軍事之暇,繪畫作詩,以畫梅名世。他的詩後由俞曲園結集付梓,題名《彭剛直詩集》(八卷),收錄詩作500餘首。
為官清正
彭玉麟一生不慕名利、不避權貴、不治私產、不納姬妾。雖然一生六辭高官,卻在國家危難之時,抱著年邁多病之軀,臨危受命,抵禦外敵。一生畫梅吟詩,紀念與他相戀早逝的梅姑,癡情重義,終生不悔。
在權貴當道、腐敗之極的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年間,成為了一個罕見的清廉、正直、淡泊、重情重義的名臣。如他自己所述:“臣素無聲色之好,室家之樂,性猶不耽安逸,治軍十餘年,未嘗營一瓦之覆一畝之殖,以庇妻子。身受重傷,積勞多疾,未嘗請一日之假回籍調治。終年風濤矢石之中,雖甚病未嘗一日移居岸上”,“臣以寒士始,願以寒士歸”。
鐵血寒梅
彭玉麟於軍事之暇,喜繪畫,以畫梅名世,據稱是思念梅姨之愛情之物,“老幹繁枝,鱗鱗萬玉,其勁挺處似童鈺”。據考證,梅姑本是貧家女,聞知將邁入娼家,逃自河邊尋短,被彭玉麟所救,由祖母收為養女,以輩分而言,成為彭玉麟的姑姑,但兩人年紀相近,青梅竹馬,情愫漸生,甚至私訂終身。後來,兩人始終未有結合,原因是輩分之故。
其後,在彭母的主持下,梅姑嫁到姚氏家,四年後死于難產,那年他34歲,得知梅姑突然撒手人寰,他聞訊身心俱裂,哭吟“一生知己是梅花”,並發誓要用餘生畫十萬梅花以紀念兩人之情。他每畫成一幅,必蓋一章曰“傷心人別有懷抱”、“一生知己是梅花”。
彭玉麟說到做到,他畫了整整40年,才完成了以萬幅梅花紀念梅姑的承諾,喪妻後終生未娶。他畫的梅花:幹如鐵,枝如鋼,花如淚。辭官隱居期間,一是在湖口水師昭忠祠旁邊建廳,遍栽梅花,號稱“梅花塢”,即石鐘山著名旅遊景點梅花塢;二是在家鄉築“退省庵”,在庵裡吟詩作畫。
詠梅詩
-
太平鼓角靜無嘩,直北旌霓望眼賒;無補時艱深愧我,一腔心事托梅花。
-
一生知己是梅花,魂夢相依萼綠華;別有閒情逸韻在,水窗煙月影橫斜。
-
功成不受封侯券,願向君王乞此身;好訪梅花入山去,借他清操勵吾真。
-
前身許我是林逋,輸與梅花作丈夫;莫笑花容太清瘦,仙人風骨本清臒。
-
蘭賓竹友皆零落,惟有寒梅是主人;冰雪心腸塵不染,自然淡雅得天真。
-
冰清玉潔雪生香,不愛繁華只素妝;俏立淩波嬌不語,珠簷半卷月昏黃。
-
天寒歲暮客魂銷,夢繞西湖第六橋;我似梅花梅似我,一般孤癖共無聊。
-
英雄氣概美人風,鐵骨冰心有孰同;守素耐寒知己少,一生惟與雪交融。
曾國藩的評價
彭玉麟書生從戎,膽氣過於宿將,激昂慷慨,有烈士風。若論天下英雄,當數彭玉麟、李鴻章。烈士肝腸名士膽;殺人手段活人心!千古兩梅妻,公幾為多情死;西湖三少保,此獨以功名終。查彭玉麟帶兵十餘年,治軍極嚴,士心畏愛,皆由於廉以率下,不名一錢。今因軍餉支絀,願將養廉銀兩,悉數報捐,由各該省提充軍餉,不敢迎邀議敘,實屬淡于榮利,公而忘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