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緣起法
【園丁按】
台灣的電視,對宗教採取開放態度,我們很容易在各專屬或共用自電視台中,看到充滿知識性的節目。最近「人間衛視」播放「六祖壇經」,咸認為此經是傳統禪宗的在地化的創舉,易知易行,摘記如下:
其一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證悟的主要內容,是緣起法。緣起法的理則為:「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這樣的理則表示了一切的存在,都在「此故彼」的關係中,都需要其他因緣條件的支持,才能存在。⋯⋯
星雲大師說:緣起是佛教的根本教理,緣起法雖然深奧難懂,不過從因果法則的六條定律,我們可以進一步認識「緣起性空」。
1果從因生:緣起的先決條件是「因」,有「因」再加上「緣」,條件具足,才能生「果」。「因」是生起萬事萬物主要的、內在的條件,是生果的直接力;「緣」 是外在的條件,能助因生果,是生果的間接力。所以,萬有諸法之所以存在,必定有其生成的因緣,這就是「果從因生」的理則。
2相由緣現:「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這個「境」就是因緣,世間一切現象都是因緣和合所產生的假相,本身並無自性,所以「緣起性空」;由於無自主性,所以能隨著緣生而現,緣滅而散,因此「相由緣現」。
3事待理成:宇宙萬法的生起,固然是要有因有緣,但是在因緣果報的生起上,還有著普遍的理則,也就是因果的法則。譬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瓜不能得豆,種豆不能得瓜。「如是因感如是果」,違背了這個「理」則,便不能成其「事」,所以說「事待理成」。
4多從一有:在一般人的觀念裡,「一」就是只有一個,「多」就是有很多個;但是在佛教看,來,一就是多,多就是一,甚至「多從一有」。譬如把一粒水果種子 埋到泥土裡,經過灌溉施肥,而後長大開花,結出一樹纍纍的果實,這都是由一粒種籽而來。因此,佛教譬喻布施如播種,「一文施捨萬文收」,其道理和「一粒落土百粒收」是一樣的,這也正是「多從一有」的理論根據。
5有依空立:世間上的人,往往有一個錯誤的觀念,以為空是沒有。在佛教裡面,空才能有,例如房子不空,就不能住人;耳朵、鼻子、口腔、腸胃不空,我們怎麼能生存?我們口袋不空,東西放到那裡?世界虛空不空,森羅萬象如何安放?因為空,才有一切,有是依空而立的,所以,《般若心經》,云:「空即是色,色即是空。」龍樹菩薩《中論.觀四諦品》中提出「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故,一切則不成。」這就是「有依空立」的理論根據。
6佛是人成:佛陀悟道之初,曾經宣示說,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但因煩惱無明覆蓋,因此不能證得;只要斷除無明,拂塵去垢,開顯佛性,自能證悟成 佛,因此有所謂「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一說:「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淨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 聖無差。」這就是「佛是人成」的最佳佐證。
緣起性空正如拳頭與手掌,五個指頭合起來成為一個拳頭,這叫緣起;放下來變成手掌,這叫性空。因為性空,所以才能緣起;因為緣起,故知本性是空。緣起性空的道理不容易懂,但是人生各種關係的存在,卻都離開不了緣起性空的道理。
【啟示錄】
1. 緣起法讓我們體會到《楞嚴經疏》說:「聖教自淺至深,說一切法,不出因緣二字。」佛經上說「一切法因緣生」,就是指緣起。
2. 是非成敗皆關緣起,故要廣結善緣以成就好事!

其二
在《給旅行者365日》節目中提到《易經》「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 積,不足以滅身。」的名言,我上網查到國學大師南懷瑾的認知,他認為這是孔子在這裡提出來噬嗑卦這一爻來解說,這是孔子的名言,是中國文化的中心,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記得。
孔子說:「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也,以小惡為無傷而弗去也。故惡積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曰:何校滅耳,兇。」
這幾句話大家千萬要背得來。我們看《三國演義》,後來劉備在白帝城托孤給諸葛亮的故事,那不是小說,是事實,正史、小說都有記載。劉備告訴自己的兒子阿鬥劉禪說:「莫以善小而不為。」不要以為善小而不肯做,小的善事也要做。有的人以為這是小善,我何必幹呢?沒有什麼意思。不知道小善也是善。他又說:「莫以惡小而為之。」不要以為一件小事情,馬馬虎虎可以原諒。你要知道,積小惡就成大惡,到那個時候就可怕了。劉備快死了,為什麼對兒子講這兩句話呢?要知道劉備書也讀得不錯啊!他也是盧植的學生。與他同時的荊州劉表,還是《易經》大家,有著作傳世。三國時代的這些人,都讀過書,都很了不起。曹操的詩文更好。不要認為他們都是只會打仗的老粗啊!劉備告訴他兒子這句話的精神,就是從《系傳》這裡來的。
我們中國人罵人時,說這個人很壞,快要完了,就說他「惡貫滿盈」。貫就是跟銅錢一樣地串起來,滿盈就是像電腦資料庫裝滿了,裝不下了。到了這時候就開始報應了。所以我們中國老百姓的俗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不過中國也有人懷疑這善惡報應的問題,司馬遷就說過,中國人講報應是真的嗎?他在《史記•伯夷列傳》裡就講到,我看社會上成功的都是壞蛋,好人都沒有好報,天道說福善禍淫,是真的嗎?司馬遷講這話,當然是很憤慨的。其實這個中間也有個道理。
中國又有句話說:「天將厚其福而報之。」譬如一個壞人,他壞事做得很多,不但沒有遭到報應,反而更春風得意。因為他更得意,他便更造孽,更作惡,做壞事的本錢更雄厚,力量也更大,使他快一點把壞事做滿,做絕,好接受報應。也就是西洋人說的「上帝要他滅亡,必先使他瘋狂」的道理是一樣的。有時候你感覺用心機很得意,那就太可怕了,上帝必厚其福而報之。你的福氣好,上帝還要再加一點給你,因為加一點以後,你就快一點把福報消耗完了,好快一點接受報應。
【啟示錄】
我們在媒體中看到一些顛倒是非,刻薄寡恩的政客和名嘴們,一路洋洋得意的樣子,讓我們懷疑老天的公平性,如今方知「天將厚其福而報之。」他(她)們必有「惡貫滿盈」之日,且拭目以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林公孚 的頭像
    林公孚

    岳林品質大觀園

    林公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