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高雄之旅
1. 台南
結束阿里山之旅後,由二女兒女婿開轎車接往台南台糖長榮酒店。
這家酒店有精品店、精油按摩、三溫暖、健身房、游泳池等,應有盡有。我們略事休息後,步行前往附近清粥小菜店用餐。菜色豐富,白飯清粥免費,物美價廉,吃得十分盡興。
晨起,朝陽已升,到樓頂露天游泳池晨泳,陽光照耀下,池水更顯清冽,是難得的新體驗。
台南是我在69師服役時駐守虎頭碑之地,腦中尚有不少往日記憶,諸如,軍營外的冰果店、永康排骨酥麵、度小月擔仔麵…等。
女婿出生台南,有份故鄉情,由他引領我們參觀古蹟,到安平老街吃美食、舊李合興買蜜餞。茲簡介三處古蹟如下:
(1)安平古堡
台南之旅的第一站為台灣最早的要塞建築安平古堡,此堡是荷蘭人執政時期所建。17世紀初荷蘭人以軍商結合的隊伍,於1624年占領今日安平,並建熱蘭遮城為其防禦要塞,於1634年完成。
1662年鄭成功取得荷蘭城後,改稱安平鎮,改內城為內府,臺人因此稱其為王城。清領時代,因台江陸浮失卻其重要性,加上清兵破壞熱蘭遮城建億載金城,日漸荒廢,於日據時期重建。
1975年,為配合觀光年計畫,台南市政府整修安平古堡範圍環境,在瞭望台上加一尖型屋頂,牆面漆成白色,就是現在我們看見的安平古堡的模樣。
(2)赤崁樓
1652年,荷蘭人在此建立普羅民遮城,歷經300多年來幾經整修,民國54年、81年的重修,在舊址地基上修建文昌閣、海神關及蓬壼書院,加上台南市歷史博物館,遂成今日的規模。
赤崁樓還擁有廣闊的庭園,除了可供遊人散步以外,庭園中也擺設了多項歷史文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字排開的御龜碑,馱著碑的其實並非龜,而是龍九個兒子之一,名為『贔屭』,傳說中善駄重物,因此常被用來做為碑的底座。
(3)延平郡王祠
1874年,欽差大臣沈葆楨奉命來臺辦理防務,深入瞭解民意,發現鄭成功對建設臺灣的貢獻,建議建祠紀念。清廷同意後撥款立祠,諡號忠烈,從福州載來工匠、材料,將開山王廟擴建成「福州式」建築,並在正門石匾題「明延平郡王祠」。並親題對聯如下:
「開萬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遺民世界;極一生無可如何之遇,缺憾還諸天地,是創格完人。」
晚清 · 詩人丘逢甲亦有對聯如下:
「誰能赤手斬長鯨?不愧英雄傳里名;撐起東南天半壁,人間還有鄭延平。」
2. 高雄
遊罷台南,匆匆趕往高雄,進住德立莊酒店。高雄也是我熟習之地,因我曾二度進入陸軍官校受訓,第一次是民國44年在基隆當小學老師時的預備士官訓,第二次是民國52年,中正理工學院畢業時的預備軍官訓,對高雄的澄清湖、壽山公園、西子灣、左營的春秋閣以及愛河,都留下深刻的印象。
(1) 六合夜市晚餐
六合夜市,感覺上比台北的寧夏夜市要整潔寬敞些,也許因疫情關係,不見人潮。女婿推薦一處木瓜牛奶攤,原來有馬英九簽名在上頭,喝起來果然口感順適。但覺得民主選舉,讓政治人物花大量時間跑攤建立人脈,剝奪了他們從事思考與學習時間,令人感慨。
我們在台南度小月攤位用餐,果然口感甚佳,彌補失之台南之不足!
(2) 美妙的早餐
早起,在酒店餐廳吃早餐, 150元吃到飽,菜色豐富,價廉物美,令人驚訝!
(3) 散步愛河
吃過早餐後到愛河散步,沿著河邊紅磚步道前行,看藍天白雲投影河面,感受拂面和風,不亦快哉!
3.佛光山之旅
佛光山是我往年常遊之處,我曾在朝山會館夜宿,凌晨早起到跑香堂跑香,堂中的”佛光普照三千界 法水長流五大洲” 及 ”心繫腳下” ,深植我心,讓我歷久難忘。
在驅車前往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的路上,遠遠就可望見一座高聳石柱,柱身題寫著「佛光」兩字,知已到達佛光山。
(1) 禮敬大廳
進入佛館的第一棟建築為「禮敬大廳」,為地下一層,地上三層的建築。門前有兩座雕像群,右為大象,說明佛陀乘白象入胎,用以紀念佛陀降誕;左為獅子,代表佛陀的般若法音,用以闡揚佛陀法義。
禮敬大廳滴水坊、客堂(接待、詢問處)展示區、美食區、佛教藝文流通處…等,我們到滴水坊品嘗佛光速食當午餐。
(2) 千手千眼彩塑觀音塑造歷程
餐後到展示區觀賞琉璃工房作品,在此處看到記述楊惠姍製作千手千眼彩塑觀音的艱苦歷程如下:
2011年末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開幕,普陀洛伽山觀音殿內供奉了一座總高徑500公分以玻璃纖維裝成的千手千眼彩塑觀音。
這尊千手千眼觀音的雕塑計畫楊惠姍在2011年10月5日提出,必須在12月5日完成,沒有人相信我完成得了這”不可能”的任務,楊惠姍卻決心要進行製作。
僅僅兩個多月的時間,楊惠姍參與上海、臺北的近40位琉璃工房伙伴日夜輪班的全力重新進行大千觀音雕塑。創作過程中,她最長連續工作時間達50個小時,雙腳因長時間的站立而腫脹不已,甚至從雕塑高架上摔下來,她雙臂也因長時間高舉施力,導致酸痛僵硬。兩個月之後果真如期完成供奉佛光山紀念館,成為楊惠姍創作紀錄中最高最大的千手千眼觀世音造像。
這一場如夢的修行,上海、臺灣工藝師們全力支援,憑藉著與楊惠姍多年的默契,一同以熱情造像,意志修持,用生命全心全力,化解時間的難題。而在他們的心裡,更希望這尊千手千眼觀音,能在這片土地上,永永遠遠地守護著。
令人對楊惠姍這位偉大雕塑家由衷發出讚嘆!
(3) 大佛為中心的布局
我們參觀一筆字展示廳後,沿著長廊,看百萬人捐獻碑,及成佛大道兩旁的八座中國樓閣式佛塔,見証偉大建設,需要衆緣和合而成。
走進一樓大廳,依序有觀音殿、金佛殿、玉佛殿三座殿堂。
A. 觀音殿
觀音殿係由星雲大師設計並題殿名,供奉的千手千眼觀音菩薩是藝術家楊惠姍以莫高窟第三窟千手千眼觀音像臨摹雕塑而成,我藉機合掌恭立觀音像前,感受慈光加被,這和我在萬華龍山寺的觀音像前合掌恭立,的感受類似。
B. 金佛殿
金佛殿供奉泰國金佛,2004年泰國皇室慶祝僧王90大壽,製作19尊金佛,由詩琳通公主代表僧王,致贈一尊金佛予星雲大師,象徵南北傳佛教文化的融和。
C. 玉佛殿
玉佛殿是供奉佛陀真身舍利處,有一座由緬甸白玉雕成的臥佛象徵佛陀的涅槃像。佛前有星雲大師題寫楹聯:「佛在世時我沉淪,佛滅度後我出生;懺悔此身多業障,至今才見如來身。」
佛像兩旁大型彩色玉雕有東方琉璃世界與西方極樂世界,兩側牆面由香柏木雕成的世界各地佛塔,流露著佛教藝術之美。
我在此為妻的健康點燈,以補她無法前來之憾。
D. 佛教地宮還原館
佛教地宮還原館以「信仰、生活、文化」為軸線,搜集具有歷史性、當代性、紀念性的記憶和文物,百年開啟一座,希望未來的人,能目睹上世紀的文物,讓人類文化得以綿延流傳,可免除挖掘之苦。
唐代地宮放的是當時的茶盞、香爐…等,而現代最具代表性的應屬交通運輸、手機電腦,…等,以持續保存人類文明的智慧,建構人類共同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