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談解雇
公司是營利單位,在關鍵時刻往往考量如何撙節人事成本、回歸正常招募、強化人均戰力和提升公司市值等因素,難免會採取大幅度裁員措施。
當裁員方針訂定後,有些部門按公司訂下的比例決定削減人數,有些部門則因表現不符預期而全體解散。
至於解僱人選的決定,相信主其事者必然煞費苦心,甚至聽聞還有藉「機」砍人,甚至利用數據分析軟體揪出效能不佳的員工。
雖然員工人數在高層眼中可能只是數字,但多數員工必須仰賴工作收入養家餬口,失業的影響極為深遠,而對持有工作簽證的外國人而言更是雪上加霜,因為若短期內未能找到新工作就必須離境。
最近看到有些冷血解僱的案例,著實令人不寒而慄。例如,有位軟體工程師清晨在私人信箱裡收到被解聘的電子郵件時,還以為那只是垃圾詐騙訊息,直到他登入公司帳號時被封鎖,才醒悟自己已被一封電子郵件解僱!
人資主管可能覺得郵寄的解僱函件清楚明白且不拖泥帶水,但對當事人而言就像臉部被一隻看不見的黑手呼了巴掌,能不心寒嗎?無論是為了人事保密或營運安全,個人認為如此不顧人性尊嚴的做法超乎常情,當今日公司對離職員工不仁時,也就休怪留存員工未來對公司不義。
可記得2009年上映的電影「型男飛行日誌」,萊恩·賓漢是任職於人力資源諮詢公司的顧問,他的工作內容是替企業進行員工終止就業的服務,必須走遍全國,代表雇主與被選定裁員的員工溝通,進行公司裁員。他認為解雇他人也是種專業,解雇需要溫情不是逼人落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林公孚 的頭像
    林公孚

    岳林品質大觀園

    林公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