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全球一趨勢

  全球一趨勢是台灣人在中國大機遇林毅夫開講:台商可利用「這個平台」產業升級,兩岸中心,2025225 週二 下午。

  川普(Donald Trump2.0開打新一輪關稅戰,台商還能在中國大陸找到發展機遇?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分析,未來30年,全世界每年30%的市場擴張在中國大陸,這是一片藍海,對台灣人而言更是最大的機遇。 

 他指出,中國大陸做為全球最大單一市場和製造業基地的地位不會改變,廣大台商可繼續利用這一平台,參與傳統產業數位化升級和新興產業,如人工智 慧、新能源的發展。

  中國大陸全國台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全國台企聯)24日在北京中國科技會堂舉行「台企聯大講堂」,邀請林毅夫擔任第1期主講嘉賓,以「中國大陸經濟發展趨勢和台商選擇」為主題展開演講。

  綜合《中國台灣網》、《中國評論新聞網》等報導,林毅夫在演講中表示,當前國際格局深刻變化,工業革命後,少數發達國家長期主導全球經濟,但隨著新興經濟體尤其是中國崛起,這一格局已被打破。儘管美國試圖通過科技、金融等手段壓制中國,但中國在傳統產業升級和第4次工業革命中仍有巨大空間。

 「未來,中國經濟將繼續以合理的高品質速度增長,預計到2049年,中國將成為現代化強國,人均GDP有望達到美國的50%甚至更高。」林毅夫指出,中國每年為全球經濟增長貢獻30%以上,這一動力源自龐大的內需市場、完整的產業鏈以及持續提升的生產力。即使面臨全球經濟放緩,中國的市場擴張和技術創新仍能為企業提供廣闊機遇。

  林毅夫進一步研判,未來30年,全世界每年30%的市場擴張在中國大陸,這是一片藍海,對台灣人而言更是最大的機遇。

  「改革開放40多年來,大陸的快速發展給廣大台商帶來了巨大的機遇,讓包括富士康、康師傅等在內的台資企業搭上了經濟全球化的快車。」林毅夫解讀,放眼未來,中國大陸做為全球最大單一市場和製造業基地的地位不會改變,廣大台商可繼續利用這一平台,參與傳統產業數位化升級和新興產業,如人工智慧、新能源的發展。

  林毅夫認為,在第4次工業革命中,中國大陸的人才儲備、應用場景和產業鏈優勢顯著。以特斯拉為例,其在上海的工廠1年產能就達到48萬輛,市值遠超傳統車企。「台商台企若能抓住這些機遇,不僅能實現自身企業壯大,也將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至於川普新政府來勢洶洶的關稅戰,林毅夫強調,美國關稅政策針對的是全球,但中國擁有最優的應對條件。他說,中國擁有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最大貿易夥伴網路,堅持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台商台企只要堅定信心,結合大陸的產業鏈優勢與自身創新能力,順勢而為,必將讓自身企業價值『水漲船高』,即使逆風也能拉開差距。」

  國台辦副主任潘賢掌亦出席該活動,他對與會的台商提出3點看法:「要著眼大勢,對祖國大陸經濟發展前景充滿信心;要把握機遇,對兩岸經濟合作前景充滿信心;要堅守大義,對共同開創兩岸關係美好未來充滿信心。」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每日一書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林公孚 的頭像
    林公孚

    岳林品質大觀園

    林公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