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中國究竟在爭什麼?
李忠謙專欄》美國和中國究竟在爭什麼?湯馬斯·佛里曼:答案不是台灣、也不是民主。李忠謙 2023-04-18
在全球走出疫情陰霾之際,《世界是平的》作者湯馬斯‧佛里曼先後造訪了中國與台灣,試圖了解美中關係快速惡化的真正原因—或者說,美國與中國究竟在爭什麼。兩岸的學者、投資人、分析師與官員們多半告訴他「總之就是對方的錯」,不過佛里曼對這個回應並不滿意。他在北京跟胡錫進談美中競爭、在竹科聽台積電高管分享成功秘訣,然後回到台北寫就一篇五千字長文,謹慎地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佛里曼(Thomas Friedman)在這篇最新發表的《紐時》專欄中,將美中關係形容為「只能透過針孔觀看彼此的兩隻大猩猩」,因為雙方領導人鮮少溝通,美國記者也幾乎沒有留在中國。當美中之間的接觸降低到這種程度,這顯然不會帶來任何好處。尤其美國的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也在進行一場「誰對中國更兇狠」的比賽,「當兩國都如此妖魔化對方,很容易忘記我們同樣作為人類,彼此存在多少共同點」。
佛里曼說,當他再次回到北京,一方面讓他想起30年的報導生涯,自己認識並喜歡了多少中國人;另一方面北京的現實也提醒他,中國共產黨政府對其社會的控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大——無論是數位跟蹤系統、還是無所不在的臉部辨識監視器。由於中共嚴厲打壓對習近平主席的任何挑戰,作為一個外國媒體的專欄作家,已經無法聽到官員或庶民的真正心聲——然而不過十年前,這一切不是這樣的。
佛里曼在北京與胡錫進(曾任《環球時報》總編輯,目前是擁有近2500萬粉絲的大V)聊到TikTok執行長周受資在華府的聽證會。佛里曼同意這場聽證會表面上是質疑TikTok有害美國兒童健康,但實際上卻充滿了斥責、長篇大論,議員們更不斷打斷周受資的發言。胡錫進則說,這場侮辱性的聽證會在中國如何廣受嘲諷。
但佛里曼表示,美國的Youtube早在2009年也被北京禁止,「所以不是只有我們被流行應用程式嚇壞了」。他還跟胡錫進「練肖話」:「不然這樣:北京開放Youtube,我們就開放TikTok!」不過胡錫進顯然不認同這個「交易」:「我理解你們的心情:一個世紀以來美國一直是第一,現在中國正在崛起,我們有潛力成為第一,這對你們來說並不容易」、「但你們不應該阻止中國發展,你們終究遏止不了中國。我們很聰明,而且非常勤奮。我們有14億人。」
胡錫進說,在川普成為美國總統之前,「我們從沒想過中美關係會變得如此糟糕,不過現在我們已經逐漸接受,大多數中國人認為我們的關係沒有希望改善,而且會越來越糟」、「希望我們兩國之間不會爆發戰爭」。胡錫進的這番話,正好回應了佛里曼此行最主要的問題意識:美國和中國到底在爭什麼?
佛里曼表示,此行他遇見的許多人都以不同形式回答「我不確定,我只知道這是對方的錯」。他相信即便是在美國華府,狀況可能也相去無幾。不過「這次旅行最精彩的部分,就是揭開這個提問的真正答案,以及為什麼它難倒了這麼多人」。因為真正的答案比老生常談的「台灣」或者這是一場「民主與專制之爭」來的更為深刻與複雜。
佛里曼同意,美中關係惡化,從表層看來確實是「老牌大國與新興大國之間的大國競爭」,然而其中也存在許多美國不總是能夠觀察到的曲折。比方說,美國與中國確實在爭奪誰能擁有最大的經濟和軍事影響力,但無論是過去的納粹德國、或者是冷戰時期的蘇聯,美國從來沒有在經濟與貿易關係上彼此涉入這麼深的對手;數千年來自認為處於世界的中心的中國,也從未與一個真正的經濟和軍事夥伴打交道。
當佛里曼緬懷起雷根時代努力改善美蘇關係的國務卿,無獨有偶,《外交政策》16日也刊登文章回顧舒茲「如何幫忙結束冷戰」。美索不達米亞救濟基金會(Mesopotamia Relief Foundation)主席塞繆爾・斯威尼(Samuel Sweeney)跟佛里曼一樣,都是從今年1月剛出版的舒茲傳記尋找彌合美中對立的靈感。佛里曼只從傳記作者陶布曼(Philip Taubman)處借用舒茲生前名言,提供中共作為處世警語;斯威尼則是藉著這本傳記問世,回顧了舒茲對於美蘇冷戰乃至蘇聯解體的貢獻。
斯威尼指出,過去世人總是認為雷根堅持大是大非,在民主體制與共產主義之間劃清界限,最後促成蘇聯垮台;他的繼任者老布希(George H.W. Bush)則是注重細節的領導者,親自監督了冷戰的兩極世界轉變為1990年代美國所主導的單極世界。不過從1982年起在雷根政府擔任國務卿的舒茲,他的外交官職涯顯然與上面的敘述大相徑庭。因為舒茲戮力推動雷根與蘇聯進行更開放的對話、確保兩大超級強權避免武裝衝突,並且影響雷根對蘇聯採取更爲合作的態度。
斯威尼以蘇聯末代領導人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1988年12月在聯合國的演講為例,戈巴契夫公開感謝雷根政府為蘇聯實現不可逆轉的變革提供合作,他特別點名感謝了舒茲的貢獻。斯威尼認為,世人常把蘇聯解體的功勞歸給雷根,卻忽視了舒茲與老布希的重要功勞。畢竟是在舒茲的堅持之下,美國才終於敲開了雷根與戈巴契夫在日內瓦會談的大門,這才有了後續一連串的談判,也避免了美國總是以鷹派態度對待蘇聯。
斯威尼指出,陶布曼花了十多年編寫這本傳記,並且在舒茲2021年以百歲高壽去世前,對他進行了深入而廣泛採訪。陶布曼顯然想告訴人們舒茲如何在分裂的政府中取得成功,他獲得了雷根的充分信任,並在蘇聯解體時將這種信任轉化為美蘇關係的進步。讓蘇聯解體平和進行,就是對舒茲工作能力的證明。
雖然舒茲晚年不幸捲入「女版賈伯斯」霍姆斯(Elizabeth Holmes)的Theranos詐騙醜聞,但斯維尼在意的是,舒茲在雷根政府的經歷應該讓他成為榜樣。雷根當年除了願意與蘇聯談判,也願意推動軍備競賽拖垮蘇聯經濟——這讓斯維尼不禁要問:現在的共和黨還有沒有像舒茲這樣的人,未來的共和黨總統會允許他們成為像舒茲那樣大膽的外交官嗎?
【啟示錄】
美國和中國究竟在爭什麼?我認為,美國爭的是保住老大的地位,中國則是廣結善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