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與星巴克市場爭霸戰
今年(2008)1054期商業周刊及2月27日 聯合晚報,都不約而同地報導了麥當勞與星巴克市場爭戰的現況。茲歸納二文要點如下:
2008年開始,全美14,000多家麥當勞為顧客加設咖啡吧,由專任咖啡師現埸調製各式現煮咖啡,提供滿室咖啡香的「星巴克體驗」,此舉彷彿把手伸進星巴克地盤。此外,麥當勞另在菜單上增列水果冰沙、瓶裝欲料。此舉被稱為麥當勞三十年來規模最大的改變,預估將使麥當勞每年增加10億美元至220億美元(約新台幣320億—7,000億)。星巴克也不示弱,新設「得來速」窗口和熱騰騰的早餐三明治,要分麥當勞快速早餐一杯羹。
經市場過招後,如今這二大行業巨擘已交出截然下同的成績單。麥當勞終於擺脫五前的危機,去年股價上揚了34.2%。而風光多年的星巴克,則因展店太快,利潤縮水,以致分店營業額平均下跌1%,股價下跌了48%。
星巴克受創之後,創辦人舒茲在董事會請託下,最近重掌兵符,企圖力挽重挫業績與股價的狂浪。
舒茲認為”抓住顧客的心”是重新擦亮招牌之道,上週他在公司網站張貼「改造大計」第7號通訊,提出針對提升產品品質和顧客經驗的在職訓練,在他號令下,美國全國7100家星巴克咖啡店在26日同步暫停營業三小時,讓員工一起「閉關」,修練expresso條理絕技,以及研究如何為顧客營造絕佳的星巴克氣氛。
舒茲用衛星連線為13萬5000名咖啡調理師上課,從咖啡調理藝術、客服、到腦力激盪,務必找出能讓顧客喜歡留在店裡的方法,好讓星巴克成為談生意、聊天、甚至發呆也好的地方。我們審視他的改造策略,大致如下:
1. 明確公司定位,舒茲說:「我們是一家咖啡公司」、「我們不想成為食品公司」。
2. 首先下令停止供應熱三明治,以免破壞顧客最享受的咖啡香氣氛。
3. 裁員600名,減緩新店開張速度。
4. 改進作業系統。
5. 改進店面設計,帶給顧客與眾不同的全新體驗。
6. 善待忠誠顧客,提供更多優惠。
值得警惕與學習之處
從上述二雄競爭的過程中,不難發現其中頗有一些值得警惕與學習之處:
1. 競爭是無時無地不在的,一時的成功,不能保證永遠成功。
2. 明確為公司定位,運用對手的成功策略若影響到公司定位時,就該放棄。
3. 組織再造需先瘦身、慢行。
4. 檢討作業系統,採取改進措施。
5. 運用創新觀念與方法,從事體驗行銷。
6. 開發留住忠誠顧客的新措施。
7. 領導者親自主導公司「改造大計」,運用衛星連線網路讓員工同步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