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鴻鋼鐵以改變文化獲得員工信賴

                                                            

中鴻小檔案

成立日期:19839

    額:128.5億元

年營業額:新台幣475億元以上

員工人數:914

公司地址:高雄縣橋頭鄉芋寮村芋寮路317

主要產品:

熱軋鋼捲、冷軋鋼捲

JIS鋼管、ASTM鋼管

API鋼管、PE包覆管

品質榮譽:2008年品質團體獎二星獎

 

一、前言

  本學會為因應現實企業環境變更、迎合國際潮流的需要,於今年初完成「中華民國品質學會品質團體獎」與「卓越經營績效模式」之修訂,並取消由評審委員以是非概念評判受評者得獎與否的做法,改採具選擇概念的一星、二星、三星,三等獎別,由評審委員評選申獎組織的經營成效等級,對願以此獎做為經營績效改進工具者,給予持續改進的空間。

今年三月間,本學會曾分別在北高二地舉辦說明會,除了向到場會友說明上述品質團體獎之變革措施外,還特別提示,凡是經過現場評審的組織,都會在評審過後,收到一份形同健康檢查報告的評審意見書,的確引起了與會者的興趣。

令記者感到欣慰的是,在北高二地說明會會場,都會看到中鴻鋼鐵的代表與會,尤其是在高雄市經濟部標準檢驗局高雄分局舉辦的那場說明會,中鴻生產助理副總 李逸湘 先生更親自帶隊參加,對卓越經營績效模式的內容與運作方式,追根究柢,提問甚詳,充分顯示中鴻公司挑戰「品質團體獎」的企圖心。

  凡努力耕耘者,必有所獲,中鴻鋼鐵經營團隊,對公司所投注的心力,終於獲得品質學會的肯定,榮獲2008年品質團體獎二星獎之榮譽。記者秉持「知識傳播、經驗分享」信念,將訪問中鴻所看到的經營管理方面,可資業界學習之處,簡介於此,供欲致力提升經營績效的經營者們標竿學習之參考。

二、公司概況

  中鴻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為燁隆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燁隆公司成立於19839月,它於1999年底與中鋼公司策略聯盟,2000年起正式成為中鋼集團一員,並於2004714日 變更名稱為今名。目前實收資本額128.5億元。

  公司設有熱軋廠、冷軋廠及鋼管廠等三個生產工廠。熱軋廠19974月於高雄縣岡山鎮完成建廠,年產能240萬噸,可生產厚度1.20~ 12.7mm 之熱軋鋼捲。冷軋廠1987年初於高雄縣橋頭鄉完成建廠,年產能40萬噸,可生產厚度0.15~ 2.0mm ,寬度900~ 1225mm 之冷軋全硬及調質精整鋼捲。鋼管廠1987年中成立於高雄縣大寮鄉大發工業區,年產能約7萬噸,可生產API及結構用鋼管。

中鴻鋼鐵自成立以來即從建立基本功做起,包括:制訂檢驗方法與標準、改善檢驗環境與設備、運用各種品管手法與技術、引進各種品質管理系統,期能藉由多方努力達到品質創新、追求卓越之目標。

該公司全面品質經營演進歷程概分為燁隆時代的「奠基期-品質檢驗、製造、設計」,迨成為中鋼集團一員後,則進入「發展期-品質保證」、「升級期-全面品質管理」與「卓越期-品質經營」等後三期,如圖1所示。

 

 

1、全面品質經營推行歷程圖

 

三、領導者以改變企業文化為己任

中鴻鋼鐵成立之初,由中鋼選派劉季剛總經理,行政、業務、生產三位副總經理及一位助理副總,組成堅強經營團隊。心新公司係以中鋼文化為基礎,融合中鴻單軋廠特性,提出:「中鴻堅持正派經營,努力打造成為一個贏得尊敬、值得信賴、樂於交往的鋼鐵公司」的願景,設計公司標誌有「中」字以及「鴻」鳥
的象徵,「中」形指中鋼集團的一份子;「鴻」形指企業如鴻鳥展翅,直飛沖天,氣勢萬千,開創企業新願景。
 
 
 
 
 
 
 
 
 
 
 

領導者秉持以身作則,採分權負責之『領導作為』,將經營理念與願景落實,塑造出新的中鴻文化,並採取積極作為如下:
(一)制訂2008年營運方針:「積極找出成功關鍵因素、建立共識、設立目標,充分運用有限人資,全力以赴完成任務。」
(二)考量全球市場環境變化及公司長程目標,擬定公司2009年度營運方針,結合方針管理與目標管理,針對不同構面,分析「KSF」,訂定「KPI」作為從事持續改進之依據。每項「KSF」交各部門於年度經營團隊會議提出各單位工作重點及目標。

(三)標訂2012年前將中鴻公司打造成為年產280萬噸熱軋及高品級冷軋、鍍鋅、鋼管等鋼品的重要供應廠,展現領導者的企圖心

(四)為達成司願景與2012年目標,中鴻鋼鐵構建卓越經營模式如圖3

 

3中鴻鋼鐵之卓越經營模式

 

(五)提出「團隊經營、制度運作、人本觀念、持續改善」的經營理念,作為管理指引,公司各項政策之擬訂,皆經過經理部門團隊集思廣益,考量人性,再予以制度化,利用檢討改進機制,形成持續改進的良性循環。

(六)要領導者作「積極找出成功關鍵因素、建立共識、設立目標,充分運用有限人資,全力以赴完成任務」的承諾。

(七)訂出「以身作則、分權負責、夥伴關係、快速應變、組織學習、品質優先、工安第一、風險管理。」的領導者應有作為。

(八)設訂分秒必爭、分毫必省、分歧必究之三分原則,及重責任、重時效、重細節之三重精神,持續改各關鍵過程之潛危、介面、瓶頸、變異,落實責任原點化等口號,簡潔易記。

(九)遵循法規要求,針對工安、環保、消費者保護……等予以特別考量,以確保所有作為均已符合法令與法規要求。例如,環保方面:2003年、2005年榮獲經濟部「節約能源績優廠商優等獎」2004年、 2005年榮獲環保署「企業環保獎優良廠商」。關懷社區『增進社會福祉』方面:該公司將與地方互動及增進社會福祉視為工作的一部分。每年在年度預算中編列社會公益支出,採每年以1000萬~1500萬元定額方式,支援橋頭鄉、岡山鎮及大寮鄉支社區活動,2008年榮獲岡山鎮長頒發「岡山鎮榮譽鎮民」。

四、制訂贏的策略

為達成公司目標,中鴻公司制訂了贏的策略,其做法如下:

(一)透過SWOT分析了解公司現況的優勝劣敗,做為公司短、中、長期資源配置之參考。

(二)公司願景定位→經營理念→營運方針→策略地圖→平衡計分卡→部門工作方針與目標→廠、處、課工作方案→工作執行與績效管理,具體展開公司的營運策略。

(三)年度營運方針之訂定,係依據產業環境、市場需求及每年公司經營管理重點擬定。每年年度經營團隊會議前與經理部門達成共識,公佈下年度營運方針,各部門再依年度營運方針制定部門年度工作方針。

(四)總經理於每季經營績效會議上審查各部門提報之年度工作方針執行狀況、目標達成度及管理缺失進行檢討,責成相關單位改善,並依內外環境變遷彈性調整,適時檢討修正目標,以因應市場需求之變化。

(五)秉持創新與持續改善精神,對內制定「提案改善辦法」,鼓勵公司全員參與創新活動,並對有實際效益提案發給獎金。改善與創新對顧客之服務包括:推出a.「折讓即時退」措施,以利客戶資金調度;b.「鍍鋅銷售折扣即時計退系統正式上線」;c.「鍍鋅銷售折扣即時計退系統」上線;d.「國外客戶電子開狀系統」上線;e.「部份客戶電子商務網路訂購系統」上線。

(六)基於往下游延伸提高產品附加價值之原則,在1999年即透過委託生產方式與下游鍍製廠發展夥伴關係,在公司在未增設生產線情況下,將產品往下游延伸至熱浸鍍鋅鋼捲、冷軋熱浸鍍鋅鋼捲、酸洗塗油鋼捲、裁板、分條帶等,增加產品多樣性。

(七)2003年獲得母公司支援每季4萬噸煉鋼產能,前置時間由60天縮短為30天,加快對市場變化反應,並透過集團母公司於20035月和日本住友金屬簽署「Marketing Agreement」,每年供應優質穩定扁鋼胚(佔需求量60~70%)。將於2010年再取得中龍公司鋼胚供應,向上游穩定料源達成100%掌控程度。

(八)發展有別於其他鋼廠之產銷機制,縮短前置時間及每週動態調整訂單需求,提昇緊急訂單產製能力,前置時間由其他鋼廠之平均24天降低至前置時間10天。

(九)由業務與生產部門規劃「利基產品」全力開發,以獲取最大生產效益並確保長期競爭力。2008年利基產品項目,熱軋、冷軋與鋼管合計14個品項,生產狀況、客戶使用回饋、市場與景氣變化等,於每月利基產品會議上提報與檢討。

五、獨樹一幟人力資源管理與設備管理
(一)人員方面
  中鴻公司秉持「人本觀念」,視員工為公司最重要資源,重視員工健康,規劃員工的健康管理,全面化的培訓人才,對特定人才會刻意栽培,例如:

1)特別專業能力如語文、商業文書之培訓等。

2)各階層員工都有機會接受上一階人員所受的相關訓練。

a.班長培訓的TWI課程,推展到技術員也受訓。

b.課長培訓的MTP課程,推展到工程師也受訓。

c.一級主管培訓的卡內基課程,推展到師級也受訓。

每季舉辦自主管理活動(CDA)發表會, 並將之制度化,制定”熱軋廠自主管理活動發表程序書”。近三年(95~97)來所發表之案件總計79, 其中無形效益共55, 有形效益共24, 降低成本可達到131,938仟元/年。
為讓每位員工安心為組織奮鬥,每年由董事長親自給每位員工的眷屬一封信,讓眷屬瞭解公司營運狀況及發展,使眷屬能作為員工支持後盾。每年辦理5場由總經理與各單位員工座談,直接聽取員工意見,作為管理改善。每年舉辦2次以上敦親活動(烤肉、健行),及子女夏令營、冬令營,尊親屬的『銀髮營』及眷屬『中鴻家庭日』活動,以建立員工與公司之共同關係。

(二)設備方面

鋼材生產首重設備能力,公司成立設備管理委員會(成員含括MXC1A3A2一級主管),統籌全公司設備維護制度運作,相關管理辦法如設備管理委員會組織辦法。制定相關作業程序書如協力管理程序書等共27項。
(三)工安方面
公司執行作業危害風險因子管控、作業環境檢測、符合法規的危險性機械及設備檢測、建構6S管理、工安環保制度稽核、推動及執行工安環保能資源節能措施、制訂性別平等法等。同時更積極做到超越法規要求:天車操作證照、工安作業主管等幾乎是法規要求的兩倍以上,並獲得縣市政府的獎項等,為了更超越同業水準,主動參予國家級企環獎、節能獎,做為同業楷模並分享成果。
六、客製化過程管理
公司已將「顧客為重」的品質管理原則,落實在生產作業及品質保證的活動過程上,重視客戶訂單的需求,利用”冶金規範系統”,以”客製化”的方式,依客戶訂單中各種產品品質需求,設計製程參數與管制標準,再依生產排程計劃進行排軋生產,最後經嚴密檢驗及做好產品防護,確保產品完好無缺的送至客戶手中。
(一)品保方面
為確保品質,公司推動品質責任原點化,釐清品質缺陷發生原因,消除潛在問題,回歸個人品質責任,落實執行至每位基層人員,以激發全體員工品質意識與責任。
依年度訂定之關鍵生產力與品質指標,廠內排定於月主管會議及月品質會議中,檢討指標執行狀況,會議中各單位提報生產力執行實績檢討說明,並提出改善對策,於下次會議中再追蹤執行成效。
每年11月會舉辦”品質責任原點化成果發表會”,由三廠各主辦單位提報發表年度執行結果及目標達成狀況,以利互相學習。每年12月各廠參考品質目標提列重點缺陷,利用小組運作,以腦力激盪方式討論並製作缺陷改善要因圖,再轉換成”缺陷查核表”,由各產線設備及操作等的負責人,執行點檢查核作業,以確保生產品質。
利用”品質異常報告單”告知責任單位,由責任單位填寫發生原因及改善對策,再由品保單位進行確認與稽核,防止再發。對於工廠內生產的品質不良,亦利用此方式來達成矯正與預防,進而根除不符合現象的發生。每月將開立的”品質異常報告單”彙整,於全公司品質會議中進行進度追蹤與案例分享,除可確保改善成效外,亦可達到教育訓練的成效。
各廠每月召開綜合性的”持續改善會議”,除針對生產、品質及成本的改善專案進行進度及成果檢討,並在此會議中由相關人員進行簡報,以利相互學習,並可將知識傳承。每季舉辦自主改善發表會,內容包含製程改善、降低成本、節能減廢…等主題,讓員工互相學習改善手法,分享改善成果。
(二)進料保證方面
依「協力廠商評鑑考核辦法」落實施行,選擇優良供應商合作;平時亦加強與母公司交流,增加更多的合格供應商家數,經由公平競爭以達到降低成本目的。截至20084月,合格供應商數量已有3,992(不含原料)。對於工事與修護協力作業發包購案,不定期就工安與環保要求做輔導與教育訓練,舉辦承攬商勞工安全衛生座談會並簽署安全承諾書。
為確保生產作業所需原、物料順利取得,供應商都能如期、如質、如量交貨,制定「請採購業務管理規程」結合公司特性,針對各種原、物料及設備零件採購,依「計劃請購」、「詢價訂購」及「交貨驗收」等三階段執行。
(三)品質管理方面
公司各廠均已通過ISO 9001ISO 14001OHSAS 18001的各項驗證,每年均依年度計劃表執行系統的內部稽核作業,除了確保系統的有效性外,亦可利用此內部稽核作業提出檢討,以利不斷的持續改進,提昇系統流程符合性與適切性,並滿足內部及外部顧客需求。
20085月起已開始推動「臺灣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TOSHMS)驗證,預計於20094月通過驗證。
建立離線檢測與試驗設備管理作業程序,對於各項量測設備由購入、領用、校正、點檢及報廢…等程序均有作業流程規定,且建制設備帳卡、點檢及校正等年度計劃表與記錄表,可有效的監督設備的有效性。
20079月熱軋廠安裝最先進的”自動表面檢測設備”,將以往的”抽檢作業”,變成百分之百的”全檢作業”,降低人為抽檢的盲點,提高可信度,並利用電腦自動辨識功能提高檢出率,減少不良品批量發生,提昇品質合格率。
七、資訊與知識管理
  中鴻公司成立時,深感原先資訊管理系統無法滿足管理革新要求,特加以全面翻新:(1)導入先進鋼廠資訊架構:建構一5高之整體運行環境(高穩定、高可用、高安全、高擴充、高整合 ) (2) 建置異地備援系統:服務百分百不中斷(3)以會計為主體的企業資源系統(ERP)200212月起開始推動資訊系統全面翻新,至20057月份完成全面上線使用,徹底脫離燁集團時代的資訊管理系統。
CMMI ML2來建置公司的資訊管理制度,達到需求管理、專案規劃、供應商協議管理、度量分析、流程與產品品質保證等資訊管理制度。
公司深知,知識與經驗是一向重要資財,必須予以保存,如今已完成生產部門員級”個人職務工作手冊”496件,三廠設文管中心保存KM文件,包括:品質改善、工作簡化、流程改善、節能管理及地震防災等類。
 
八、中鴻鋼鐵付出心力的背後
 中鴻鋼鐵從燁隆集團併購熱軋廠、冷軋廠及鋼管廠等三個生產工廠後,立即以中鋼文化為基礎,展開塑造新的中鴻文化之旅,如今已交出漂亮的成績單。

  記者曾問劉季剛總經理公司改變,轉虧為盈,「您怎麼辦到的?」他說:「靠的是宣導經營理念、建立制度、教育訓練、並貫徹執行,來建立新得企業文化」、「塑造企業文化是永無止境的工作,我們一直都在做。」他進一步指出,「文化塑造最重要的是領導者要以身作則。

  擔任現場評審委員之一的高雄分會理事長盧昆宏教授在年會研討會中,分享工廠評審經驗時,他說:「我到評審現場常會抽問幾位工作人員,你對公司最感滿意的是什麼?不太滿意的有那些?作為評價之參考。」他指出「對公司最感滿意的相當一致,諸如:注重員工權益、給予教育訓練、福利好、工作有安全感、榮譽感,喜歡穿公司制服上街。至於不太滿意部份,大多是想了又想,就是答不出來。」記者知道,尤其是女性員工受到「性別平等法」保障,揮別往日陰影,滿意度更高。
出身中船公司,今年剛取得中山大學EMBA學位的生產助理副總 李逸湘 先生,告訴記者依他的觀察,與劉總及三位副總同梯次仍在中鋼任職者,多半保有一頭黑髮,但是落腳中鴻者,無不鬢髮飛霜。
經營團隊用鬢髮飛霜,換取公司的蓬勃生機,贏得員工與顧客的尊敬和信賴,有此報賞,亦足以自傲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林公孚 的頭像
    林公孚

    岳林品質大觀園

    林公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