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自我評鑑之道(上)
林公孚
【園丁按】
品質團體獎卓越經營績效模式推出後,有些精明的經營者從學習中發現此模式能改進經營績效的妙用,他們希望知道如何實施自我評鑑,以得知自己管理作為的成熟度或水準,故撰寫此文,供有心人士參考。如有疑問,亦請不吝指教﹗
自我評鑑可採取「評鑑品質管理成熟度」及「展現組織優勢與改進機會」二種模式進行︰
一、評鑑品質管理成熟度
品質團體獎評審標準的七大項,大致可分為「理念」、實際的「做法」與產生的「成果」三個部分,其中「理念」的部分,主要以第一大項「1領導」來評估;實際的「做法」方面,是以第二大項至第六大項的「2策略與創新」、「3顧客與市場」、「4資源管理」、「5過程管理」、「6資訊與知識管理」七大項的「經營績效成果」來評估。
由於每一組織的活動,都可以從領導者的「理念」、組織在這個活動實際的「做法」及最終產生的「成果」等三方面來評鑑,因此,評鑑某一組織活動時,它就有可能分別出現在第一至七大項之中。
例如,「1領導」在「1.3社會責任」方面,即必需「考量利害相關者對產品之需求及期望,諸如:符合性、可恃性、產品安全、產品責任、及環境影響等。」要在〔2.2策略制訂與展開〕與〔5過程管理〕中說明。主要結果如遵守法律法規的結果,或通過使用"綠色"的技術或其他方法獲得環境改進的結果,也要〔7.4組織效益成果〕中說明。
因此,組織的任一活動,有可能同時出現在數個大項目之中,不宜以某職能部門主管負責某一大項的作法,來進行自我評量。最好運用跨部門合作方式來做這件事。
在評審標準小項部分,以下的說明將適用所有七大項的題目,請特別注意。細項問題可分為兩種類型的題目:一類為可以1~5的成熟度評量的問題,另一類則是不易以1~5的成熟度衡量,而必需透過舉例說明、實際觀察或以相關文件資料佐證。茲分別說明如下︰
1、 概說
用成熟度衡量的部分︰這類題目的右邊出現1~5的成熟度(如果組織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則另可勾選「不適用」),自評者可依組織機構目前實作狀況,在適當的成熟度數字上圈選。茲以5.1產品/服務價值創造過程為例,扼要說明各成熟度的涵意如下︰
成熟度 |
涵意 |
說明 |
1 |
完全不符合該問題的描述;很不明顯;尚未開始進行;尚未注意到這一課題。 |
高階領導階層,專注於短期經營管理的課題,考慮組織本身的利益為主,尚未注意到為顧客創造價值,此時可勾選1。 |
2 |
稍微符合問題的描述;稍微同意;已開始進行;已稍微注意到這個課題。 |
少數高階領導階層人員開始注重為顧客創造價值,並以口頭及書面提及顧客價值,此時可勾2。 |
3 |
部分符合描述;已趨成熟;注意到此一課題對組織的重要性;進行與此一課題有關的活動並確認成效。 |
多數高階領導階層人員引導組織專注於為顧客創造價值,有時訪談重要的顧客,並對執行成效加以衡量,此時可勾3。 |
4 |
大致符合描述;相當明顯;努力做好此課題。 |
大多數高階領導階層人員引導組織專注於為顧客創價值,經常訪談重要的顧客,定期進行活動成效的衡量與改進,做到這個程度,此時可勾4。 |
5 |
完全符合描述;已可成為典範;很明顯;很同意;很好;幾乎是全員參加。 |
幾乎所有高階領導階層人員,都能引導組織專注到為顧客創造價值,經常訪談重要客戶,定期進行活動績效評鑑、檢討與持續改進,此時可勾5 |
不 適 用 |
代表本組織「不適用」這個問題;沒辦法回答這個課題。 |
|
﹡不適用系指依訂單生產的中小企業、政府機構、非營利市事業機構等。不適用成熟度衡量部分的右邊是空白的,不會出現1~5的成熟度。但自評者需用文字說明,或提供相關的資料檔。
2、特別注意事項︰
(1)在勾選每一評審小項時要審慎,請按貴組織實際做到的狀況或程度勾選,評審委員可能要求提供相關佐證資料。
(2)前述有關成熟度1至5所代表涵意的說明,適用於所有六大項問題的評估。
【範例】
(一)領導
提出與永續經營有關的一些做法,諸如︰願景、價值觀、目標、政策、關注顧客及其它利害相關者、激勵員工、創新和學習…等方面的作為,以及組織治理與履行社會責任的情況。
1.1經營理念與願景
組織領導者對永續經營理念與願景實現,所需採取的一些重要措施︰
內 容 |
成熟度 | |||||
(1) 審度所處環境、關係、及面臨挑戰,建立組織願景、任務、價值觀、目標(含品質目標)及倫理,且為卓越文化之角色榜樣。 |
1 |
2 |
3 |
4 |
5 |
不適用 |
(2) 建立組織整體品質管理系統及審查此系統之運作情況,並將所發現的不良(不符合)事實、顧客回饋、競爭對手訊息…等,作為持續績效改進的重要依據。 |
1 |
2 |
3 |
4 |
5 |
不適用 |
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