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翁400年 英國自豪的集體記憶
【園丁按】
聯合報用〈莎翁400年 英國自豪的集體記憶〉報導莎翁400年慶,重新喚起人們對他的計憶,全文如下:
莎士比亞及其作品在英國的閱讀文化中有著非常特殊的位置。從官方到民間,從孩童到成人,從學校到監獄,對莎士比亞作品的學習、關注與熱愛,可以說無處不在。今天,莎翁仍是英國當之無愧的頭號文化人物。二○一四年,英國官方旅遊機構邀民眾評選英國偉人,莎翁以逾半票數居首。在英國,莎士比亞是一個行業、一門學科、一棵文化常青樹、一張國家軟實力名片,是一個民族引以為豪的集體記憶。
英國學校、社會團體、慈善機構、劇院、博物館等都功不可沒。新華社報導,英國二○一四年中小學國家教學大綱規定,英國七到九年級學生需閱讀兩部莎劇作品,十和十一年級學生(約十四歲到十六歲)需要全文深度閱讀至少一部莎翁劇作。英國中小學普遍重視的課外活動,校園戲劇正是熱門選擇。老師指導學生在課外排演戲劇,劇目常是莎劇。出了七位英國首相的哈洛公學,每年排演至少兩部莎劇,在校生和已畢業校友各演一部。
許多機構常年舉行莎翁主題家庭親子活動、青少年表演訓練、戲劇節、朗誦會、故事會、週末和暑期課程等等,讓孩子們感到莎翁就在身邊。這些活動的青少年和家庭票票價常有優惠,以鼓勵英國人從小就閱讀、表演、親近和研習莎翁作品。如莎士比亞環球劇院成年人參觀票價是十五英鎊,五歲至十五歲青少年只需九英鎊,五歲以下兒童免費。
英國文化協會致力向海外推介英國文化與教育,借紀念莎翁去世四百年的機會,協會聯合英國外交部等機構共同推出「莎士比亞永生」,視為英國在二○一二年倫敦奧運之後最重要的全球性文化推廣項目。該協會計畫今年在世界各地舉辦以紀念莎翁為主題的各類文化活動,目標是吸引全球五億人參與。
莎翁過世四百年,四大悲劇和十四行詩流傳迄今。莎劇《哈姆雷特》廣為人知的獨白是「要生存,或不要生存,真費思量。」(To be,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已傳誦千古。
【啟示錄】
1. 「To be,or not to be名句廣被引用,傳誦千古,優秀作家必有名句傳世。
2. 英國國家教學大綱規定,學生必需閱讀據民族文化代表的莎翁作品,如今已成為巨額的文化財。
3. 教育工作者應從英國如何尊重莎翁的做法中,吸取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