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威京小沈--小太保變企業巨頭
1. 認識沈慶京
沈慶京(1947年-),福建漳州詔安人,生於江寧(今江蘇南京市),時值抗戰勝利,便取名「慶京」。父親沈春池是軍人,輪駐各地四處遷移,小沈常轉學,不愛念書,淪為小太保。考上基隆水產學校後變本加厲,1962年,沈慶京就讀台灣省立基隆水產學校(即今國立基隆高級海事職業學校)時,與幾個同學組成一個小型幫派「南鷹幫」,後併入「宇宙幫」,並代表宇宙幫加入外省幫四海幫,綽號「神經」。
1966年,沈慶京為幫受欺侮的朋友打抱不平,打傷一名油商,對方要求賠償金新台幣三千元;後因未能與對方達成和解,被法院以《中華民國刑法》殺人未遂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
出獄後革面洗心,重新做人,成為法務部邀請到各監所鼓勵受刑人改過向上。他歷任中國石油化學工業開發(中石化)董事長、中華工程董事長、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揚州京華城中城總策劃師。
現為威京總部集團主席,綽號「威京小沈」。
2. 崛起商界
1969年4月出獄,決心脫離黑社會,改跑遠洋船,並到報關行兼差,發現仲介紡織品出口配額一本萬利,立即改行。改行後第5個月,就賺進生平第一桶銀60萬元。小沈使出混幫派的本領,先以保證價格取勝,進一步囤積配額、壟斷價格,有人說他是「配額黃牛」「地下紡拓會董事長」,也有人說他是紡織界的「配額大王」,在國內經濟起飛的年代快速累積財富。
3. 威勇貿易
1974年2月,參加公務人員特種考試河海航行人員乙等考試,考取三副;當時紡織業勃興,中華民國有許多公司將紡織品出口到美國,但美國對於外國紡織品的進口有配額制度,必須要取得中華民國政府核發的「輸美紡織品許可簽證」(「許可簽證」即「配額」;英文名為Quota,俗稱「扣打」),才可以出口。大企業無法消耗這些「扣打」,時常將「扣打」轉賣給小工廠。
沈慶京認為有利可圖,轉投紡織業,創立「威勇貿易」,也參與了當時流行的「扣打」事業,得到中興紡織老闆鮑朝橒賞識而展開合作。
4. 以爭議為榮
沈慶京每次出場,總帶著幾分爭議,在過去許多事件上,他一直扮演著「引人議論」的角色。像是買賣紡織品配額獲得轉手利益、涉嫌開立人頭發票引來調查局搜索、包銷中工、中石化股票事件引人側目,以及他躋身建築業後,京華城土地的都市計畫變更、標案與豪宅建案「自己賣又自己買回」等批評。
但沈慶京也不太在意外界怎麼看,總是將「我以爭議為榮」掛在嘴邊。「只要沒有違反誠信道義,哪怕再多爭議,我也會去做,人生不應該虛偽,」當媒體將「爭議」這兩個字套在沈慶京身上時,他也有一套說法,「之所以會有爭議,只能說,想法不一樣。」
1985年,威勇貿易轉型成立「威京開發」,主要業務為高科技研發、金融服務與貿易業務、土地與不動產開發、傳統生產事業。
5. 威京集團
1987年3月,沈慶京以新台幣25億元入股台北股市的光寶電子。因市場傳其入股是為了爭奪經營權而造成股價飆升,於是他便順勢出清股票獲利了結。又投資台灣紙業、士林紙業、南港輪胎等公司的股票,此舉讓他與「雨田大戶」雷伯龍、「榮安邱」邱明宏、「阿不拉」游淮銀等三人被並稱為「股市四大天王」。
1987年創立威京集團,全盛時期,他陸續成為光寶電子、台灣紙業、士林紙業、南港輪胎等四家公司的董事。身價數十億元。20年內,小沈從一文不名變成大亨,他也常接受法務部邀請,至各監所鼓勵受刑人改過向上。
隨後因為股市重挫,他開始轉戰企業與地產開發事業。1990年起,他緊盯國營事業民營化潮流,趁機入主中工與中石化,及旗下事業春池建設及京華證券分別上市上櫃,整個集團如虎添翼。當時威京團的總資產及總市值也突破千億元,排名一度超過老牌太電集團孫家。
但錢滾錢來得太容易,威京集團規模快速成長,且跨足多項產業、加上高槓桿財務操作,及亞洲金融風暴後遺症影響,2000年時出現財務危機,向政府申請紓困。沈慶京在償還債務之際,又在2002年前往中國大陸找尋投資機會,將集團發展重心移往揚州。此後,市場仍不時有沈慶京財務吃緊的傳聞,顯然沈還是勇於嘗試與挑戰。
2001年11月23日,京華城購物中心開幕,創下全國唯一24小時營業、擁有室內高空彈跳的百貨公司,以及單日50萬人次造訪的紀錄,京華城堪稱是威京總部集團主席沈慶京(外號威京小沈)的心血結晶之作,特殊的圓形球體造型,更刻劃著他一路的創業傳奇足跡。
2013年亞太工商聯動工興建「陶朱隱園」反暖化藝術住宅。
2014年喜滿客昆明影城開幕、併購台北絕色影城、設置蘇州總辦公室開展複合式影城。
6. 處世的格言
1979年12月,在環球經濟第63期雜誌接受訪問時表示,人只有被利用,才能顯出其價值,不講信用的人,也都希望和講信用的人來往。這便成為小沈往後為人處世的格言。此為第一位提出「人應該創造被利用價值」的企業家。
「現在這時代,除非身體沒辦法,不然退什麼休,回到家只會更孤單與無奈,有工作比較有趣啦。」縱使已年過七十,這位曾經在股市、商場叱吒風雲的企業大老依舊勤奮地工作著,表明至死方休。
【啟示錄】
1. 富正義感,能為朋友打抱不平,換來牢獄之災。
2. 有貴人相助,因得到中興紡織老闆鮑朝橒賞識
3. 浪子回頭,變身企業巨頭,成為法務部邀請到各監所鼓勵受刑人改過向上的樣板人物。
4. 他所提出「人應該創造被利用價值」,已成為金句。
5. 年過七十,他這依舊勤奮地工作,不讓時間空過,表明至死方休。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