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力、人才的差別

人力、人才除知識與道德含金量外也可從心態上予以區別所謂人力,一般係指接受工作任務,依作業程序書要求,完成工作者。所謂人才,一般係指能突破作業程序書要求,採用更精實的工作方式達成任務者。心態的開創與守成是他們的差別。由此可知人才是開創者,他們遇問題時,會主動尋找解決方法予以解決。人力是守成者,他們遇問題時,會找藉口逃避責任,或丟給他人處理。

人才也是決定企業成敗的關鍵因素,成功企業必然擁有一流的人才領導,領導者知道如何改造組織以適應變遷,他們會做出正確的策略佈局,審慎承擔風險,提出新構想、實踐新價值以創造機會,進而持續強化組織的競爭優勢。

美國前通用電氣集團(GE)總裁傑克.威爾許認為「企業發展制訂策略規劃靠人才,企業組織管理效能的提高也要靠人才,企業技術水準的進步和創新,經營策略的制定、實施、調整,企業文化的建立和完善等,樣樣都需要優秀的人才。所以,人才的發掘、網羅、培養和任用,是每一位管理者必備的才能。」

威爾許用4E1-P架構作為衡量人才準則,這個架構是他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才摸索成形,他認為這個架構不論在哪個行業或哪個國家,都能創造成效,他說明如下:

第一個E 是正面能量(positive energy):正面能量意指往前沖的能力,也就是從實際行動中獲得成長,享受變化。擁有正面能量的人,通常外向樂觀。他們很容易和別人交談、做朋友。他們從早到晚都保持神采奕奕,極少露出疲態。他們樂在工作,從不抱怨工作辛苦。他們也喜歡玩樂,擁有正面能量的人,熱愛人生。

第二個E是鼓舞他人(energize others)的能力:正面能量能激勵他人振作,懂得激勵別人的人,能夠鼓舞團隊去做不可能做的事,並在進行的過程,樂在其中。事實上,這種人能吸引別人搶破頭,找機會和他們共事。

鼓舞他人不只是做巴頓將軍式的演說,你必須深入瞭解你的業務,也要具備強大的說服力,能講得頭頭是道,以激起他人的鬥志。

第三個E是當機立斷(edge):也就是勇於做出「是或非」的困難決定。這個世界充滿灰色地帶,任何人都可以從各種不同的角度看某個問題。有些聰明人有能力從不同的角度切入,他們也真的會去追根究柢分析。但是,有效率的人,曉得什麼時候該停止評估,就算手邊資訊不夠完整,也能當機立斷。無論層級高低,經理人如果猶豫不決,是再糟糕不過的事。這種人老是說:「一個月後再回來討論,到時我們再仔細地重新檢討。」或者,更可怕的是,當面贊同你,可是,後來有其它人在場時,他又改變心意,我們把這種優柔寡斷的人叫做拖泥帶水型主管。

第四個E,那就是執行力(executive):完成任務的能力。 結果顯示,你或許具備正面能量、善於鼓舞士氣、並能當機立斷;然而,你還是無法抵達終點線。執行力是種不凡、獨到的能力,代表一個人懂得如何化決策為行動,克服阻力、混亂或者始料未及的障礙,往前推進,直到完成。具備執行力的人很清楚,做出成果才能致勝。

最後一個P,那就是熱情(passion):是指對工作發自內心真正熱忱的人,他們熱愛學習與成長,若是身邊有志同道合的人,更會大感振奮。

不過有趣的是,熱情洋溢的人不只樂在工作,他們往往對每件事都是感興趣。他們可能是運動迷,音樂迷,甚至名畫或古董迷。不論在哪方面,他們總是充滿生命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林公孚 的頭像
    林公孚

    岳林品質大觀園

    林公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