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沃爾特湖的人口販子事件
CNN和BBC幾天都在報導非洲加納沃爾特湖(Lake Volta)人口販子事件。
1. 沃爾特湖
此湖位於加納沃爾特河的下游,是世界最大的人工湖。北達塔馬利港,南至阿科松博大壩(Akosombo Dam),總面積8502平方千米,1965年因為大壩的工程而成,當時有7.8萬居民被疏散到集水區之外的城鎮。
目前有將近2萬名兒童工作於此,皆是被其父母賣給這裡的當家漁夫,他們口中所稱的「主人」所奴役。他們在不同的時間,來自不同的城鎮,每個人都是被同一個漁夫買來做他的奴隸。
2. 湖上的奴役生活
「每天早上很早就要醒來,然後我們來到湖邊,開船划槳,撒網」亞當說。「然後我們還要回來,收網撈魚,並準備下次撒網,通常下午4點左右,我們會再次去撒網」。亞當連自己的年齡也不清楚,但看起來有12歲左右,他估算著自己為主人Samuel工作了快3年。「我自己也不想在這裡」,亞當說,「我想去學校,但是卻被逼待在這裡」。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報告,沃爾特湖的將近2萬名兒童被視為奴隸,替主人工作,亞當只是其中一個。
大多數孩子都是從幾百英里外被賣到湖邊的,他們被極度貧窮的父母賣給人販子,有時只要250美元,在這個地方,這只是買一頭牛的錢。
記者跟隨亞當和另外5個孩子,記錄了他們在沃爾特湖上的一整天平常的生活,天剛亮,他們就要準備船隻,將船下水,準備捕魚勞作。
早上9點的時候,他們已經在船上呆了好幾個小時。有時候,奴隸主Samuel會大喊一聲,這時,亞當會低下頭,脫掉上衣,將腿越過船舷,越入水中,並消失在暗褐色渾濁的水面下。
「當主人要你下水時,你沒有別的選擇,只能遵從,但讓人害怕的是你可能再也回不來了」亞當說,「那是我最害怕的,就是你可能會被困在水下面,再也上不來。所以我很害怕,我不想再在湖上工作了」。
對於像亞當這樣的孩子來說,潛入水下解開纏在樹枝上的漁網是非常危險的,這也是成年人使用兒童來做這件事情的主要原因。他們較小的身軀和靈活的手指能更容易解開漁網。當然也有其他原因:因為他們比成年人體型小,所以在船上占據的空間小,並且容易受奴隸主控制。這意味著即便不付薪酬給他們,他們也不敢有任何反抗。
3. 兒童奴隸逃
有些人可能會想,湖面這麼大,如兒童奴隸逃跑果了,很難找到吧。實際情況並非如此,並且讓人心碎,社區發展項目組協調員喬治•阿奇不拉表示。即使孩子逃走了也不能回家,因為父母就是當初賣掉他們的人,逃回家後還會被送回來。
其實,加納的法律明文規定工人的最低年齡是15歲,但是幾乎沒有執行。美國國務院在全球人口販賣的年度報告中,特別提到了沃爾特湖的問題,稱「在該湖及周邊地區工作的兒童中,一半以上來自於其他社區,其中許多兒童被迫從事高強度勞動,不允許上學、面臨住房和衣服等條件的不足,漁民通過恐嚇、暴力和限制食物等手段控制兒童」
4. 搜尋與解救
加納政府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的嚴峻,雖然進展緩慢,但仍然在努力解救被奴役的兒童。
【啟示錄】。
我們很難想像在21世紀全球經濟與科技如此發達的世界裡,在非洲大陸,存在著如此黑暗的角落。恐怕只有儒家思想為基礎,注重倫理與教育的中華文明,可以徹底救助他們。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