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科學家霍金的故事
霍金在1942年出生於英國牛津,2018 年 去世,享年76歲。
21歲時,醫生診斷他罹患運動神經元病,將會全身肌肉逐步萎縮,最後癱瘓,必須終身困坐輪椅。這種病患通常2至3年內就會死亡。得知病情後,霍金只經過一段短暫的失望和沮喪,就又繼續他的宇宙學研究。
霍金是生前英國劍橋大學應用數學和理論物理系的終身教授,如此光榮的職位,之前只有牛頓享有過。霍金一直被認為是「活的愛因斯坦」,因為他是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科學家、思想家。
他在相對論、「大爆炸」和黑洞等領域得到傑出的研究成果。在1988年出版的宇宙學著作《時間簡史》是一部難以超越的學術著作,也是行走於全世界的暢銷書籍。
他表達思想的唯一工具是一台電腦語音合成器。用僅能活動的3個手指操縱一個特製的滑鼠在電腦螢幕上選擇字母、單詞來造句,然後通過電腦播放聲音。通常製造一個句子要5、6分鐘,所以,要完成一個小時的錄音演講,必須花費十天時間來準備。
樂觀和幽默使霍金度過人生最困難的時期,後來他反而認為殘障不但沒有給他帶來太多障礙,反而有助於他安靜思考純理論的問題。
很難令人想像,霍金是個活潑、幽默、外向的人,如此重度殘障,他卻經常樂於出國演講,且總是得到極熱烈的歡迎。
這位24小時都需要被護理照顧的重度殘障者,在1990年發生了一件震驚世界的社會新聞:霍金宣布跟他結婚30年的妻子離婚,5年後,又跟他當時的貼身護士結婚。
他接受媒體專訪時曾表示” 我每天都在痛苦中,可是我一想到天文物理,什麼痛苦都不見了。”
人的外表其實沒那麼重要,一個人最有價值的地方是藏在頭內的大腦,霍金用自己的腦力創造正向的智慧思維,讓他能忘卻病苦,縱情悠遊於宇宙學研究,利己益人,成為倍受尊敬的典範人物。
【啟示錄】
從霍金的事例中,讓我們得知,心靈的力量無窮,當我們專注於一項理想之達成時,一切痛苦都會消失於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