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識混合戰vs 認知戰vs網路戰

  戰爭是上天限制地球人口無限發展的一種形式進入21世紀戰爭的型態變得更為多元所謂的混合戰認知戰網路戰等已出現在我們眼前

1.        三者意涵

(1)混合戰

混合戰的大致定義是,協同運用傳統軍事武力與非傳統手段的作戰方式,包括心理戰、法律戰、網路戰、外交、經濟脅迫、假訊息,甚至恐怖行動、犯罪,在敵對國造成破壞、混亂,最後屈服。可能完全由國家發動,也可能有非國家行為者參與,例如民間駭客團體。

(2)認知戰

  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對其定義是:「利用爭議訊息,破壞社會既有網絡及深化對立。」認知領域作戰是現代戰爭理論的一環。理論的第一層是混合戰,其下第二層除了傳統的軍事作戰外,還有政治、經濟、公民運動、資訊戰等等,而在資訊作戰範疇下的第三層,則包含了網路間諜、竊取技術、數位極權輸出,當然也包含了認知領域作戰。認知作戰是為了讓人相信假訊息,這不能說錯,但並不是事情的全貌。認知作戰的目標始終是加深對立,破壞公民社會的互信基礎,最終讓我們選擇翻桌。

(3)網路戰

 2005年,美國前國防部長馬提斯和海軍陸戰證役中校赫夫曼共同發表了一篇〈混合戰的興起〉評論開始受到外界重視

 歸納現有分析,混合戰的大致定義為:「協同運用傳統軍事與非傳統手段的作戰方式,包括心理戰、法律戰、網路戰、外交、經濟脅迫、假訊息,甚至怖行動、犯罪,在敵對國造成壞混亂最後屈服

 根據微軟對全世界發佈的訊息中表示,在俄羅斯出動攻烏前幾個小時,一項被指稱為FoxBlade的網路惡意行動,針對烏克蘭政府各種組織,金融機構發動攻勢,這個行動被微軟情報中心發現,馬上啓動反制措施,拆解病毒,提供防禦軟體,成功攔截了這項攻擊,雖說美國沒參戰,但仍在戰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當天駭客也攻擊了東歐的衛星網路公司Viasat,導致眾多Viasat客戶無法再訪問互聯網,包括德國至少有3000座風力渦輪機,無法通過衛星供應商Viasat執行遠程維護作業。

2.專家見解

  中山大學教授林穎佑指出,蘇聯傳統軍事思想早就有混合戰概念:先用火力消滅敵人三分之一,再用宣傳削弱敵人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一會自動崩潰。

  北約組織旗下的《北約評論》在去年十一月底的一篇分析中指出:「混合戰與過去戰爭型態最大的差異,一是戰爭與和平時期沒有明確界線,第二是攻擊方式 通常晦澀不明,導致被攻擊方很難判斷是否正遭受攻撃、誰在攻擊、如何反擊。」、

   國與國之間衝突與戰爭的本質仍然沒有改變,但手段已經完全不同致命的軍事武力已經愈來愈不是是主角。」

  這一兩年常被討論的中國認知作戰、灰色地帶作戰、經濟脅迫也可算是混合戰的一部分

3.混合戰經典:俄併吞克裡米亞

  到目前為止,混合戰的最經典案例是2014俄併吞克裡米亞。俄羅斯先利用宣傳機器挑動克裡米亞俄裔群眾的親俄情緒,而後特種部隊偽裝登陸,情報人員在關鍵時刻擾亂烏軍指揮系統,俄軍進一步進佔克里米亞各要衝,並在幾天內籌辦脫烏入俄公投。俄羅斯幾乎是在未發一彈、沒有傷亡之下,就成功併吞克里米亞,讓歐美國講手不及

取材《維基百科》《天下雜誌第743期》〈戰爭新型態 認知戰、網路戰早已開打 烏克蘭戰爭啟示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林公孚 的頭像
    林公孚

    岳林品質大觀園

    林公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