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馬雲的野蠻成長策略
馬雲思想活脫,管理招式,隨需應變,當年他推出的「業績要到,糧草不給」,被視為野蠻成長策略,也是打破成規的典範。《天下雜誌》2020-03號對此策略詮釋如下:
「馬雲的意思簡單粗暴:明年的業績一定要照做,但是糧草我不會給!」阿里巴巴前副總裁第一手分享馬雲的策略,告訴你他如何實現野蠻成長策略。
(1)阿里鐵軍
在「阿里鐵軍」,要知道一個高層主管的「江湖地位」,最容易的方法是看他手下的人數,以及他團隊中是否猛將如雲。
原因很簡單,因為阿里是不限制內部轉崗的,內部人才的流向,與高層主管的影響力有關,你是好老大,人家才跟你。所以,阿里內部並不會因為我是副總裁而給我面子,更在意的是戰功。
作為曾經的阿里人,總覺得應該為中國的企業做點貢獻,於是思考良久,我還是決定拿起筆,告訴大家:想成為另一個馬雲?其實不易也不難,就看你敢不敢了!
我從入口網站、新聞、搜尋、社群網站、C2C、B2B,幾經風雨,直到 2010 年加入阿里,終於有機會近距離感受一下馬雲的阿里兵團。後來我才悟出,阿里之所以家大業大,從打響革命第一槍,到成功顛覆主流的過程,其最關鍵的階段,就是一部野蠻成長的故事,更是現代版的《三國演義》。所以,要了解馬雲,就要知其用人之道。
所謂大道至簡,馬雲的用人之道不外乎八個字:「疑人要用,用人要疑」。簡單來說,即使是高手中的高手提出的建議,他也不會因為一個人的話就孤注一擲。
(2)打破慣性漩渦
2013 年,阿里進入了高速發展期,不管是支付寶還是淘寶,都因為有太多的專案要做,而不得不增加大量人手來幫忙。那段期間,每個部門的人員配置增長得非常快,遠遠超過了正常水準。當時馬雲對這種現象表示了懷疑,這太不對勁了。而且,年底進行人才盤點時,各部門提出的新增員工人數,達到了五千人,而當時阿里大概是兩萬人。馬雲很快做了一個決定:2014 年不再增加新員工,員工出二進一。
這還了得,下面還不「炸」了嗎!事實上的確「炸」了,大家都在想,馬總是不是在開玩笑!但大家看馬總一臉「違令者斬」的表情,才頓覺這不是玩笑。為什麼他要這麼做?我們還要全速增長呢!斷了糧草,還怎麼打仗?
但馬雲的意思簡單粗暴:明年的業績一定要照做,但是糧草我不會給!你們自己看著辦。你是不是覺得很莫名其妙?其實馬雲的想法很簡單:誰都會要錢要糧,但只有良將才能做到勵精圖治,更何況,亂世才出英雄啊!
眾所周知,阿里奉行野蠻成長策略,奉行野蠻成長策略的人,膽子大,而且喜歡不斷開拓。野蠻成長也有一個弊端,就是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一不小心就會進入百花「亂」放的狀態(腳比腦子跑得快,腰部力量又跟不上,不倒下才怪),這就是所謂的漩渦。你看吧,各個充滿膽略的部門,在勇於開拓新專案、新業績的同時,因為戰線太長、專案過大,導致糧草不足,只能靠盡快填補人手來維持開拓新專案的原動力。而阿里的每個部門都爭強好勝,幹勁十足,一個不服一個,最後就演變成各個部門為了完成自己的專案,陷入要錢要糧的惡性循環。這就不難解釋為什麼阿里在 2013 年一下子增加五千名員工的原因了。
馬雲淡淡的一句話令大家啞口無言:「沒有糧草、沒有新兵,你們是不是就應該考慮創新的辦法呢?」
各部門只能單幹嗎?彼此之間的資源是否可以共享?各部門的 KPI 能否接續?數據化營運是否可行?員工是否到了換血的時候?各自要錢要糧,增加兵源,只是最簡單粗暴的辦法。
結果,阿里 2014 年的年度業績不僅沒有退步,還實現了大幅成長。我想,當年韓信背水一戰,亦不過如此。這是一場革命,也是練兵啊,難怪阿里有句話叫「借事修人」。
同樣的事情,某一年依舊發生在行銷部門。馬雲斷了行銷部門的經費,同時提出業績必須大幅增加的要求,意在打破行銷部門增加業績必須靠錢的漩渦。斷了行銷部門的「兵馬」,看似是個門外漢的決定,其實是馬雲用利劍斬斷慣性漩渦。
馬雲曾經說過,一年最多為阿里做四個決定,這基本上等於「沒事別煩我」。回想起來,他的責任除了為阿里制定一個長期策略方向之外,最與眾不同的,就是他對如何把企業從慣性漩渦中釋放出來,有著異於常人的膽略,這也是馬雲「無為而治」的精髓。
我從馬雲的作為,觀察到三種人們常有的慣性漩渦:增加人力才有業績增長;行銷費用與銷量掛鉤;投機的心態越重,越容易做成短線吐利的目標。
如果要用一句話概括上文,那便是:企業保持旺盛戰鬥力的過程,就是一次次打破慣性漩渦的過程。為什麼只有一個馬雲?因為目前的中國企業家還沒有誰能像他那般大膽地打破漩渦,也沒有誰能像他那樣敢說出「客戶第一、員工第二、投資者第三」這種豪言壯語來。
【啟示錄】
相對於民進黨的巧立名目用人,用人唯親。諸如:增設促轉會、行政院南部辦公室…及把國營事業單位領導人當作酬庸工具,不考慮其專業,二者高下立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林公孚 的頭像
    林公孚

    岳林品質大觀園

    林公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