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設計富有激勵性的薪酬模式
熊林企管諮詢師于2020-02-04在《職場》發表〈如何設計富有激勵性的薪酬模式〉
(1)為什麼設計富有激勵能力的薪酬機制?
如果「價值=價格」的理論是成立的,就應該將員工的價值與薪酬實現全融合。員工創造的價值越高,收入就越高。因此企業必須要做到的兩件事情:一是如何將薪酬與績效進行全面的融合;二是如何開放更多的價值流,為員工不斷提供新的價值點機會。因為:
A.沒有競爭力的薪酬,就好像拉車的馬沒有餵足草料;
B.沒有豐富激勵性的薪酬,就好像表演的海豚不能因為每次表現得到小魚;
C.沒有不斷增長的薪酬,就好像天天長大的老虎得不到更多的肉食;
D.沒有長期薪酬計劃,就好像獵狗只是為一頓飯而捕食。
(2)如何設計富有激勵的薪酬?
有一個說法很經典:
A.老闆指望員工為公司賺錢,老闆天天圍著員工轉;
B.老闆引導員工分錢、為自己賺錢,員工天天圍著老闆轉;
C.賺不到錢,是因為人沒有用好;
D.人沒用好,是因為錢沒有分好;
E.人用好了,企業能做強;錢分好了,企業能做大;
F.先做好激勵計劃,再做工作計劃。
(2)如何設計富有激勵性的薪酬模式?
A.逐步打破固定薪酬制;
B.薪酬與績效完全融合;
C.共贏與創造是核心;
D.實現計薪的產值化(公司與個人產值)與價值化(工作分割定價、增值);
E.目標管理、團隊建設為助力績效文化;
F.一切用數據說話、明確各項標準與要求;
G.當前價值與未來價值的大薪酬包計劃。
(3)對於不同層級的員工,建議設計的激勵性薪酬解決方案
A.高層:KSF+年薪制+股權激勵。以KSF價值管理為導向,結合年薪制模式。以價值為指向、以結果為導向、以多次分配為方向,全面調動員工狀態,實現績效快速改善。
B.中層:KSF+產值+超價值/剩餘價值再分配。主要以KSF價值管理為導向,結合產值量化。
C.基層:一線崗位,產值+計件/提成+內包+壞SF;二線崗位,PPV+KSF。主要以個人產值量化為導向,結合價值管理。
在薪酬之外,增加多元化的雙向驅動激勵模型,豐富員工的價值與收入系統,實現員工收入由自己決定、自我計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