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的台大因緣

  今天早上為了參加台大社科院一個演講會,我走進了台大校園

  社科院距離公館捷運站很遠,我到達時候已經大門深鎖,不得其門而入,但也覺不虛此行,因為台大對我而言,許多人值得回憶的事。

   71年以前,我還在北師念書的時候,夏季的大專聯考在台大舉行,我曾經製作一桶檸檬冰在考場外頭販售,賺了一些零用錢。

   我就讀兵工工程學院時,學校跟台大相鄰,許多老師都是請台大教授兼任,確實沾了台大的光。

  我的兩位女兒,也都在台大接受教育,她們二人都有不錯的事業成就。

   1963年台大的美國留學生柏大恩(Don Baron)以筆名「狄仁華」在《中央日報》副刊投書〈人情味與公德心〉,批評當時台灣的自私、善嫉、冷漠、社會腐化 ...產生廣大迴響的「自覺運動」。
臺大傅鐘21響是源自傅斯年校長名言「一天只有21小時,剩下3小時是用來沉思的。」曾在民國69年7月《中央日報》引發熱烈的討論。

   我的年輕時候的好友茅聲燾,是一位罕見的天才,他從小學二年級到台大研究所,都保持第一名。讀建中時負責校刊編務,是當年論文比賽第一名的高手,他彈得一手好琵琶,曾是台大國樂社的靈魂人物。當年他學成歸國,接任土木工程系系主任時,我曾在他的辦公室和他聊天,他很感慨地說,有些老師熱衷政治勝於學術研究,恨不得踢他們的屁股,這種現象,至今猶存。

  最讓我滿意的是校園處處綠意盎然的景色和獨特建物,令人心生歡喜!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文學館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林公孚 的頭像
    林公孚

    岳林品質大觀園

    林公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