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繍巒 《驚艷奧地利》
談匈牙利,令人想起音樂之都維也納、維也納森林、維也納少年合唱團、以及藍色多腦河的故事。
懷著一份美麗憧憬,參加了6月17日下午在誠品信義店3F的洪繍巒 《驚艷奧地利》新書發表會
洪繍巒是忙碌的企管顧問,出道以來,或為工作,或為旅遊興趣,她去過了五十多個國家,包括土耳其在內。
在她2014年的《慢玩深遊土耳其》的新書發表會上,她的奧地利籍好友Gabriele Seewald (高碧雲),被新書感動,啟發靈感,當眾邀請她寫一本完全不一樣的奧地利,做為行銷國家之用,讓她喜出望外。
這項特殊任務,由奧地利國家旅遊局駐日本的Michael Tauschmann處長和他的專業團隊擔綱,幫她安排所有訪奧地利的行程、交通、住宿、美食以及特別參訪之企業與訪問,此書的寫作就是在這種因緣下完成的。
這部書的編撰,相當特別,涵蓋食為先一奧地利美食、醉戀維也納、葡萄園的文化搖籃、古典的浪漫一令人感動的傳統旅店、薩爾茲堡的魅力、世界最美的湖區、歐洲最佳有機樂園一親自烹飪的環保與能量產業、蒂洛爾風情畫、及奇聞妙事等九大單元,有吃有玩,還有作者場面,藉此引導讀者認識奧地利悠久的傳統文化、生活型態、溫情故事,妙趣橫生,熱情洋溢,確屬旅遊書的精品佳構。這可從她對人、事、物、景、境等的描繪中得知一二。她在書中所說諸如:
1. 咖啡館的早餐
到奧地利旅行,無論在城市或鄉間,如果未曾享受一下咖啡館的早餐,可說是一大遺憾。舉凡維也納的知名咖啡廳,都提供豪華的香檳早餐,稱之為「優雅的早餐」(ElegantBreakfast)。以一杯汽泡酒開場,一杯熱飲,新鮮現榨橙汁,煙燻鮭魚,土司、可頌,麵包卷、附上奶油,小罐果醬及軟嫩的的白煮蛋;這份全餐真叫人眉開眼笑,心滿意足。
2. 創意料理
阿特湖附近Eggenberg的船屋餐廳(Restaurant Bootshaus),主廚端出驕傲的創意料理,他的鵝肝醬前菜圍上一圈水梨、櫻桃、覆盆子醬及羅勒,美麗又美味,深得我心;生牛肉薄片上覆大片帕馬森起司、羅勒葉佐巴沙米克陳醋,融入口中,兩相調和,難以形容,就連單純的青菜沙拉也美得讓人心醉。
3. 親自烹飪
她受邀參加「烹飪分享會是由布麗潔特作東,邀請她的好友,我們也請了中華民國駐奧地利的官員及Gabi、Susanne的許多親朋好友參加,名指揮家彼得.顧斯(Peter Goth)也帶著全家人一起出席, 50多人的蒞臨超出布麗潔特的想像,是她先生過世之後,從未有過的榮景,讓她感動萬分。…布麗潔特同時還準備了很多麵包、起司、生菜及甜品,以及各色的水、酒。我在說明每道菜的養生及健康原理時,以最淺顯的說法,道出中國祖先的智慧,番茄沙拉為何加薑汁,是涼性與熱性的平衡;枸杞呈眼睛形狀,對眼睛保養很好;黑、白木耳是美容及健康聖品,加了南瓜籽及南瓜籽油,對男性的攝護腺很有幫助。有一位女性朋友忙問:「所以,南瓜籽油對男性很好,我先生剛才吃好多喔!我怎麼辦?」我說:「那妳要吃更多,否則怎麼拼得過他。」一語雙關,引來哄堂大笑,一片掌聲。」
4. 音樂家顧斯
談起彼得.顧斯(Peter Goth)她說:「也在完成維也納音樂學院的教育之後,曾赴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拜小提琴大師David Oistrakh為師,在莫斯科修習3年,在小提琴獨奏領域非常成功,並在慕尼黑國際音樂大賽(ARD-Competition in Munich)中贏得,「維也納三重奏」(Vienna Trio)首獎。…連續兩天在臺北的演出,是2016年,歡慶「史特勞斯節慶管絃樂團」48週年慶,…身臨其境,觀賞彼得。顧斯的演出真是無上的享受,我從沒見過這麼幽默多元的「演藝」指揮家,除了自由自在拉奏小提琴,一轉身又以琴弓指揮樂團,他善用各種道具,在《香檳》波卡舞曲中,開香檳的「啵」聲隨即跳出一個瓶塞在觀眾席,引來觀眾大笑,他也會在《船會》加洛普舞曲中,戴上船長的白帽子,最後引領爨圄走下舞臺穿過觀眾席「走演」,將整個音樂會帶至最高潮,觀眾如醉如痴。」
5. 戴麥爾咖啡館
你去過維也納的戴麥爾嗎?沒去過戴麥爾咖啡館,怎能說到過維也納?源自18世紀奧匈帝國皇家唯一御用,供應宴會及劇場糕點的專屬店鋪,本身就帶著神奇的色彩,加上與薩哈酒店(Hotel Sacher)纒訟25年的「甜蜜戰爭」(Sweet War),為了世界知名的一款「薩哈蛋糕」(Sachertorte)品牌之爭,戰得如火如荼,把兩家公司的知名度推向顛峰,這場深具「維也納品味文化」的甜蜜戰爭,可能是繼1814年「維也納會議」之後,最具代表性的和平戰役…。
6. 莫札特咖啡館
在莫札特逝世後3年,也就是1794年,此地即開了一家小型咖啡館,當時屬畢德麥爾(Biedermeier Period),很多藝術家、作家、演員們在此聚會,形成一股風尚,可惜時隔6年,在1882年建物拆除,直至1929年才在原址重新興建了莫札特咖啡館,當時莫札特紀念碑就矗立在咖啡館前,之後,冠蓋雲集,再度成為藝術家們聚會及汲取靈感之所在。劇作家格雷安‧葛林(Graham Green)最有名的劇作之一《黑獄亡魂》(The Third Man)即在此地催生,音樂家安東‧卡拉茲Anton Kara)亦為電影編撰了配樂《莫札特咖啡華爾茲》 (Cafe Mozart Waltz)。
室內古典裝潢的胡桃木壁窗、屏風,以及牆面、家具,道出細緻的優雅,室內雖然不是很大,但室外廣場,三個大大的彩色帳頂,夜晚發出迷人的光彩,是夏日用餐、喝酒的首選之地。
7. 克林姆斯酒莊
這是個很有特殊風格的酒莊,經理首先帶我們走到左邊一間小小的石砌房屋,屋頂是片片圓形瓦砌成,這是特別保存下來昔日的獵人小屋,屋內參差不齊的石牆,以及天花板的燻黑木條,仍保留昔日的風貌,我們在那兒喝了第一杯酒;屋外堅實的石塊牆,是瓦豪區及克林姆斯葡萄園的特殊風格,石牆保護葡萄樹,並儲存日光的溫暖,使葡萄在日溫夜涼的溫和氣候下成長。
走到外頭,我們隨手摘下葡萄往嘴裡塞,經理說:「石牆說明地貌,葡萄是給訪客自由摘著試吃的。」嚐嚐葡萄製成酒前的風味,是很好的體驗首部曲。
8. 杜倫斯坦
在瓦豪河谷的美麗畫面中,群山環繞綠意盎然,藍色的巴洛克式修道院在一
片紅色屋瓦襯托下,脫穎而出,遠方山丘上的中世紀古堡,更顯神祕。這座曾囚禁人質的古堡,因對象是英王獅心王理查( Richard the Lion-Hearted ) 而更加引人注目。話說在1193年時,英王獅心王理查正從第三次十字軍東征之途中返回,因為奧地利公爵巴登堡的利奧波德五世(Leopold V. Duke of Austria)和英格蘭國王之間,結怨甚深,他終於在維也納附近被捕,隨即押送至杜倫斯坦山上的斐爾絲古堡(Trifels Castle)囚禁,三個月後,英國只好付了巨額贖金,將理查王贖回,結束可憐的人質生活。
9. 施泰爾馬古克酒莊
身為奧地利第二大邦的施泰爾馬古克擁有全國海拔最高的酒莊,優美的丘
陵,綠色葡萄園、核桃樹遍布各地。境內一半以上覆蓋著森林,加上牧地和農耕地,綠地幾占80%,素有「奧地利綠色心臟」之稱。它的氣候乾冷、土地肥沃,孕育出甜美的白葡萄酒,在火山岩地區也出品獨特風味扚紅葡萄酒,滿山遍野的葡萄園,儼然義大利托斯卡尼景觀,因此,也被譽為「奧地利的托斯卡尼」。
我們抵達位於中施泰爾馬克Vulkan Land區,靠近斯洛維尼亞( Slovenian)及匈牙利邊界山上的古堡酒莊一Schloss Kapfenstein時,我彷彿回到百千年前,踏著庭園秋日的落葉,四周寂靜無聲,只閒花香風拂,樹影婆娑,望著眼前美得不言語的觸心,只有感動再感動。
以上的幾段文字,書中無處不在,充分展現作者散文家的文字功力。全書配置許多精美的彩色圖片,可說是文圖並茂,若能擁有它,不啻隨作者進行一次奧地利的深度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