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元稹詩

  元稹(779831),唐代文學家。字微之,別字威明。河南洛陽(今屬河南)人。為北魏鮮卑族拓跋部後裔。貞元九年(793)以明兩經擢第。次年得陳子昂感遇詩及杜甫詩數百首讀之,始作詩。

  貞元十五年,初仕於河中府。十九年登書判拔萃科,授秘書省校書郎,娶名門女韋叢。數年後,妻亡。

  元和元年(806) ,登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授左拾遺,後得宰相裴度提拔為監察禦史,出使劍南東川,劾奏不法官吏。為此得罪宦宮權貴。

  元和五年,宦官與元稹爭宿驛舍正廳,擊傷元稹,反貶元稹為江陵府士曹參軍。元和六年,裴度去世,元稹政治上失去倚靠,轉而依附藩鎮嚴綬和監軍宦官崔潭峻,為時論所薄。

  元和十年一度回朝,不久出為通州司馬,轉虢州長史。這一時期作詩甚多,與白居易等酬唱頻繁。元和十四年,再度回朝任膳部員外郎。次年得崔潭峻援引,擢祠部郎中、知制誥,遷中書舍人,充翰林學士承旨。長慶二年(822) ,拜平章事、居相位三月。為依附另一派宦官的李逢吉所傾軋,出為同州刺史,改浙東觀察使。大和三年(829),入為尚書左丞,又出為武昌軍節度使,逝世于鎮。

  元稹的創作,以詩的成就最大。他與白居易齊名,並稱“元白”,同為新樂府運動的宣導者。元稹生前曾自編其詩集、文集、與友人之合集多種。其本集收錄詩賦、詔冊、銘誄、論議等共 100卷,題為《元氏長慶集》。宋時只存60,有三種刻本:閩本(建本),宣和六年劉麟刻;蜀本,刻者不詳;浙本(越本),乾道四年洪適據劉麟本複刻。明嘉靖三十一年,董氏曾據洪適本翻刻,《四部叢刊》又據董刻本影印。1956年文學古籍刊行社另據楊循吉從陸士修借鈔刊行影印本。事蹟見新、舊《唐書》本傳。今人陳寅恪有《元白詩箋證稿》,卞孝萱有《元稹年譜》可參看。

  元稹在詩歌、小說、散文、文學批評等方面都卓有成就,而以詩歌成就最突出。與崇尚奇險的韓孟詩派不同的是,元稹善於用淺近平易的語言準確傳神地表情達物,直抒胸臆。

  1. 最傷懷的悼亡詩:遣悲懷三首

其一

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乖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

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營齋。

其二

昔日戲言身後意,今朝都到眼前來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僕,也曾因夢送錢財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其三

閑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時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岳悼亡猶費詞。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1. 聞樂天授江州司馬最驚心的詩

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

  1. 菊花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每日一書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林公孚 的頭像
    林公孚

    岳林品質大觀園

    林公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