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國大陸與台灣整體競爭力彼進我退的關鍵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公布2018世界競爭力報告,台灣整體競爭力排名全球第17位,較2017年退步3名,表現為9年來最差輸給進步5位居全球第13的中國大陸。

在經濟表現中,大陸在亞太14國,從2014年排名第8到今年排名第3;在超過2千萬人口國家及地區中,也由2014年排名第9躍居今年第3

近年大陸民營企業快速興起,供給側改革更創造出新的活力,使得企業效率有所提升,從2014年第28名升到2018年第15名,其中生產力及效率、金融表現、企業管理實務,以及企業經營態度及價值觀都有大幅成長。

去年中共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後,大陸今年頒布一號文件,便是聚焦在鄉村振興戰略上。大陸統計局普查,去年農村人口近6億,若要再3年內實現全面小康,讓農村脫貧,電商可能要辦演重要角色。

大陸電商發展迅速,在近年政府提倡「互聯網+」,鼓勵「雙創」(大眾創新,萬眾創業)後,成就電商一日千里、甚至超英趕美。

電商早在數年前已展開。阿里巴巴2014年提出「千縣萬戶」計畫,馬雲當年7月召集全國26176縣市的市委書記和縣長,召開「縣長大會」,發展「涉農電商」是寫在他赴美上市說明書的三大計畫之一,雄心壯志可見一斑。農村是大陸經濟發展的下一波增長點,馬雲顯然已看到未來。阿里從江浙發展到「多極增長」,3年內在農村銷售額逾千億人民幣。

和阿里巴巴一樣,諸如:蘇寧的「下鄉」計畫,京東廣設「縣級服務中心」,快遞巨頭順豐也在2016年與「供銷一家」戰略合作,從物流布局農村電商發展。如今農村淘寶已覆蓋全陸700多縣及3萬多個村點,這正是對農村營銷管道的大變革。大陸對振興鄉村有套體系,如強調一二三產全面結合,讓農民收入管道擴大,城鄉融合及宜居風貌等,都得靠中央及地方政府挹注財力物力;但對電商來說,這卻是農村文化的大轉變。

電商造就了大陸農村的經濟成長,農村也造就電商利潤。以面向農村多年的「匯通達」來說,去年銷售額逾230億人民幣,其農村戰略就是對準「夫妻店」,有了大數據,夫妻店更精準確認進貨數據及種類。此外,海爾的能洗地瓜的洗衣機,也在農村發揮了效用。

電商改變農村風貌,藉由電商與實體店線上線下相結合,農村整體潛能就被活化了。過去擔心農村人口外移、勞動力流失,但馬雲每年舉辦「縣長大會」,3年下來已帶動40萬在農村有資源、願回農村創業的青年回流,潛在力量難以估計。

【啟示錄】

務實的蔡賴台獨政府,你們團隊除了傾力打擊異己,專心選舉,用空話、大話、假話企圖保住政權外,對台灣農民和國民經濟究竟做了哪些好事?能說得出口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林公孚 的頭像
    林公孚

    岳林品質大觀園

    林公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