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人的信念

                                                               林公孚

在傳統的觀念裡,商人被冠上「無商不奸」「刻薄自私」的稱號,這種看法可能有些事實依據。但若將這類形容詞加在一些成功者的身上時,似乎並不合宜。例如春秋時代玄高献牛救國的故事,是大家耳熟能詳。又如電影『白銀帝國』演出晉商守仁義、重然諾的故事。晉商的人格操守,是儒家眼中的君子,他們也以守商道,成為儒商自我期許。這種想法,早已成為多數經商者的共同信念。即便是當今任一成功的企業,諸如:台積電、台達電、統一等企業領導者,雖然他們各有信念,也都具備儒商的人格特質。

 

對日本現代化影響深遠,被稱為「日本現代企業之父」的澀澤榮一,是日本明治和大正時期的大實業,是深受儒家代表作《論語》影響的例子。他早年曾赴法國考察,擔任過日本財政大臣,離職後創辦日本第一銀行及五百多家企業。他以《論語》結合西方現代化技術,成功地推動日本企業現代化。

他為人行事恭謹,其生涯講演被整理成《論語與算盤》一書發行,廣受日本各界重視。澀澤榮一強調,「攸關事業成敗的經營者,在事業執行與及為人處世上,都要有一定的基準。」「我在幼年時即學習儒學,特別是以日常生活做人做事有詳細論述的《論語》做為行為規範,如此,則我確信自己不做錯事。」有此觀念,無疑是日本儒商的代表人物。

 

無獨有偶,英国的約翰罗斯金(John Ruskin)是19世纪英国杰出的作家、批评家、社会活动家,對商人也有其獨到的看法,他在《給未來者言》一書中指出:雖然商業的發展,使大家認為商人的本質就是要為自己打算的(selfish),並且為了追求利潤,無商不奸(cheat)也是可接受的,但他覺得這是必須揚棄的想法。羅斯金提出商人該有的種種作為與堅持,尤其是對一些公正法則的堅持。

  他說:「一如戰士為了保衛國土,牧師為了教導人民,醫師為了治療病患,律師為了伸張正義,而有必須以身相殉的目的和決心,商人也是。市場也像佈道壇一樣,需要它的殉道者。但,商人要以身相殉的目的是什麼呢?」羅斯金認為有兩點:第一,身為商人,他供應的商品與服務的「完善與純淨」(the perfectness and purity);第二,身為商人,需要和上中下游這麼多環節的人相互交易、工作,他不能只為一己之利著想,而必須透過產品的製造,貨品的交易,而「有益」(beneficial)於所有參與的人。這種想法與儒商信念頗有契合處。

 

  最令人讚賞的是他所說的:「商品與服務的完善與純淨」和「有益於所有參與的人」這二點。它不是唱不來的高調,因為賣「蘋果」的賈伯斯都做到了。賈伯斯在追求產品的完善、純淨、簡單及美感時,他從未把利潤考量在內,也許正因為如此,利潤反而追著他跑。此外,賈伯斯總有辦法讓供應鏈上的利害相關者共同獲利,他算得上是個君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林公孚 的頭像
    林公孚

    岳林品質大觀園

    林公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