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名詩掌故
787年,白居易十六歲時,拿着自己的詩作去京城長安(今西安)應考。考前,白居易將自己寫好的<賦得古原草送别>詩,呈遞給唐朝大詩人顧況看。顧況看了詩歌作者署名後,笑道:“長安百物貴,白居大不易!”然而當他讀到詩中“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詩句,又驚又喜,道:“有句如此,居天下何難!老夫前言戲之耳!”在顧況的賞識下,白居易中進士,從此名颺天下。此事亦傳爲美談。
<賦得古原草送别>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方接古道,青翠入荒城,揮手自此去,啸嘨斑馬鳴。
紅葉傳情
相傳在唐天寶年間的一個秋天,身在洛陽的年輕詩人顧況拾得從皇家宮女所居上陽宮水道流向下水池(今洛陽市西下池村)的一片紅葉,葉面上有宮女題寫的哀怨詩句:天寶宮人<題洛苑梧葉上>
一入深宮里,年年不見春,聊題一片葉,寄與有情人。
顧況回復覆<葉上題詩從苑中流出>詩:
愁見鶯啼柳絮飛,上陽宮里斷腸時。君疇不閉東流水,葉上題詩寄與誰?
此詩被後人歸納一句著名的成語“紅葉傳情”這片紅葉從上水池傳進宮内,竟然真的和那位哀怨的宮女取得聯繫。此後顧況和這位宮女二人經常憑借紅葉傳送愛戀的心聲。不久發生唐安史之亂,顧況趁戰亂找到那位與他傳詩的宮女逃出上陽宮,二人結爲連理白頭到老。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