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許信良的中國觀令人吃驚

【園丁按】

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發表觀點,認為大陸想要領導世界卻缺乏全世界的價值觀、精神能量,其對待台灣的態度,還是停留在洗刷國恥的尊嚴角度,他說這就像「中了彩券的乞丐還在意以前的乞討地盤」。

這種論調可能代表民進黨重要人物的觀點,跟事實落差之大,令人吃驚。無怪乎他們面對大陸時,總是粗暴以對,最近台大民進黨親綠學生和台獨人士針對「中國好聲音」鬧場事件,足資佐證。

大陸真如許信良所說缺乏全世界的價值觀?且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講話,摘要如下:(詳見学佛网:ttp://big5.xuefo.net/nr/article20/197986.html)

 

佛教產生於古代印度,但傳入中國後,經過長期演化,佛教同中國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發展,最終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文化,給中國人的宗教信仰、哲學觀念、文學藝術、禮儀習俗等留下了深刻影響。

中國唐代玄奘西行取經,歷盡磨難,體現的是中國人學習域外文化的堅韌精神。根據他的故事演繹的神話小說《西游記》,中國人根據中華文化發展了佛教思想,形成了獨特的佛教理論,而且使佛教從中國傳播到了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地。

在演講中,習近平主要論述了3個問題:

第一,戰爭起源於人之思想,故務需於人之思想中築起保衛和平之屏障。

第二,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

第三,以文化人,讓文化為人類進步助力,推動中華文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特別對於世界宗教的多樣性,以及三大世界性宗教與中國文化的互動予以了高度肯定。他說:“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2500多個民族和多種宗教。如果只有一種生活方式,只有一種語言,只有一種音樂,只有一種服飾,那是不可想象的。” “2000多年來,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等先後傳入中國,中國音樂、繪畫、文學等也不斷吸納外來文明的優長。”

習近平著墨最多的人類文化形態,是佛教。除了上述的引文之外,他還專門論述了法門寺的價值與意義,強調不僅僅要作為文物欣賞,更要復活其內在的精神價值。他說:“1987年,在中國陝西的法門寺,地宮中出土了20件美輪美奂的琉璃器,這是唐代傳入中國的東羅馬和伊斯蘭的琉璃器。我在欣賞這些域外文物時,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就是對待不同文明,不能只滿足於欣賞它們產生的精美物件,更應該去領略其中包含的人文精神;不能只滿足於領略它們對以往人們生活的藝術表現,更應該讓其中蘊藏的精神鮮活起來。”

“實現中國夢,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發展、相互促進的結果。”“中華民族的先人們早就向往人們的物質生活充實無憂、道德境界充分升華的大同世界。中華文明歷來把人的精神生活納入人生和社會理想之中。”“隨著中國經濟社會不斷發展,中華文明也必將順應時代發展煥發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在儒釋道三教當中,佛教的發展相對較好,逐漸成為中國文化復興的最重要載體。而新世紀以來的中國佛教,也日益建立起這一文化自覺,主動投身於中華文明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歷史洪流之中。

在北京美輪美奂的什剎海,有一座廣化寺。廣化寺的和尚,建立了一家“什剎海書院”。一年有四季,什剎海書院的四季是儒學季、佛學季、道學季和易學季。每個季節,和尚們都聘請一流國學大師登台論道,以文化人。什剎海書院的出現,體現了中國佛教文化自覺與文化擔當。

同一天,習近平還在中法建交50周年紀念大會上發表講話,他說:“拿破侖說過,中國是一頭沉睡的獅子,當這頭睡獅醒來時,世界都會為之發抖。中國這頭獅子已經醒了,但這是一只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中國要成為和平、可親、文明的獅子,最根本的,就是中國文化的復興。而在中國文化復興的征程上,中國佛教可謂天降大任,任重道遠。

【啟示錄】

1. 說到「價值觀、精神能量」,民進黨這是沒資格談的課題,大陸有「中國夢」,有「社會主義價值觀」我們呢?「禮義廉恥、大中至正、親愛精誠、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曾經是我們精神能量的來源,而今安在哉?取而代之的是去中媚日,可悲啊!

2. 習近平說「在儒釋道三教當中,佛教的發展相對較好,逐漸成為中國文化復興的最重要載體。」,因為佛教主張「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它雖然經過文化大革命的法難,如今已浴火重生,用新的面貌展現,諸如:星雲大師重建「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雲岡石窟研究院」聘請菩薩協會地球禪者洪啓嵩老師為顧問,將雲岡石窟注入禪文化活水,用全新面貌教化世人,類似情況,不勝枚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林公孚 的頭像
    林公孚

    岳林品質大觀園

    林公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