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已來的技術
【園丁按】
《電子發燒網》介紹未來已來:五大技術 和八大黑科技,將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 :納米,儲能,隔空取電,3D列印…全文如下:
一 未來15年五大技術將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
近日《福布斯》撰文展望了未來15年影響世界的主要五大技術,它們是新型電腦架構、基因組學、納米技術、儲能技術以及機器人技術。文章指出,隨著這些技術相輔相成,共同發展,人類將開始掌控物理世界。
回望十五年前,2001年的世界互聯網普及率還僅僅隻有5%,網路速度也非常緩慢,而目前已經發展到了50%;那時手機已經普及,但僅限於打電話發簡訊,智能手機的普及還很遙遠;谷歌還僅僅是一家初創企業。
即便能夠上網,也僅僅是收發電子郵件或提供一些基本信息服務。視頻網站YouTube剛剛誕生五年時間,人們還不知道電子商務是一個可行的商業模式。許多人還不認為亞馬遜能夠生存下去。社會化媒體還尚未普及。
從那時開始,科學技術的進展令人難以置信。展望未來15年,科技的發展變化會更加讓人匪夷所思。過去15年,技術的發展主要限於虛擬世界;而到2030年,我們將看到技術對物理世界產生的變革。
1.新的電腦架構
1965年戈登·摩爾(Gordon Moore)提出了著名的摩爾定律,預測晶片處理速度每18個月便會翻番。50年來,工程師們在不斷力踐著晶片行業的這條發展定律。然而現在,摩爾定律行將終結,人們還在試圖通過3D堆疊以及FPGA晶片技術延續定律的生命周期,但其效果有限。如若從根本上延續晶片行業的發展速度,我們需要開發新的電腦架構。
其中之一是量子計算,使用量子力學中的重疊以及纏結效應,開發出性能百萬倍於現在的電腦晶片。
其二是開發模仿人腦的神經學晶片,其運行處理速度將比現有的電腦快上數十億倍。
這兩種新型電腦實現商業化還需要數年時間,但目前已經有相應的工作原型。最早在十年之內,我們就可以看到這些新架構將完全改變電腦行業。
2.基因組學
2003年人類基因組首次被解碼,其相關開支超過30億美元。到2030年,人類基因組測序技術將日趨完善,成本也將低於100美元。
目前,我們已經將基因組學應用於癌症治療等醫療領域,通過患者的基因構成來治療乳腺癌等病癥。到2030年,基因組學將與免疫療法相結合,通過激發人類自身免疫來抗擊癌症,使得癌症成為可治愈的疾病。
3.納米技術
早在1959年,物理學家理查德·費曼(Richard Feynman)提出了納米技術的概念——在原子級別實現材料生產——當時這聽起來無疑是科幻小說。而現在這已經成為現實,諸如石墨烯以及量子點為人類打開了新材料的大門。
未來納米技術的應用更是不勝枚舉。但目前在分子水平上實現新材料依舊處於起步階段。但到2030年,我們能夠以今天下載軟體一樣普及的方式下載新型物理材料的新設計。
此外,根據費曼的設想,相關技術還將產生納米級藥物。醫生將通過比人類頭髮寬度更小的設備對單一病變細胞進行治療,使得醫療效果更為有效。
到2030年,納米機器人將能夠直接進入血液尋找病變細胞、病原體或對特定細胞進行修複。
4.儲能技術
在過去的40年中,儲能技術在不斷進步。1970年,鋰離子電池面世,相應的儲能密度以及成本都在不斷上升,看看你的筆記本電腦,電池甚至占到了重量和體積的90%。
進入智能手機時代以來,移動設備的革命化推動了電池技術向體積更小成本更低的方向發展。然而正如晶片行業的摩爾定律一樣,目前鋰離子電池已經接近了技術餓理論極限。
研究人員正在努力尋求替代技術,美國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正在著手打造新一代電池技術,其容量將是現有鋰離子電池的五倍,同時成本僅僅是現有的五分之一。
5.機器人技術
機器人技術是另一個快速發展的技術領域。在過去,幾乎所有的機器人都被應用於重工業,為保證安全其往往遠離人類作業。而現在,無論是在戰場還是在工廠,機器人開始與人類並肩工作。
到2030年,機器人將會在日常生活中發揮更大作用。新一代機器人將採用納米材料,重量更輕,也更為堅固;配置性能強大的神經學晶片,運行先進的深度學習演算法,能夠以自然的方式與人類互動。
過去的15年,很大程度上由數字技術的發展來定義。而未來的15年,將是各種技術的深度融合。
2016年,我們已經掌控了信息化的虛擬世界。而到2030年,我們將開始掌控物理世界。
改變人類未來生活的八大黑科技,你知道幾個?
人工智慧的突飛猛進,生物科學技術的不斷革新,交通通信技術的顛覆式發展。這些科技,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智能、更有趣、更美好。
1.AR
AR,簡單來說,就是全息投影,即增強現實,也被稱之為混合現實。它通過電腦技術,將虛擬的信息應用到真實世界,真實的環境和虛擬的物體實時地疊加到了同一個畫面或空間同時存在。因此頗受大眾矚目,如果你親自體驗過增強現實,才會感覺到它無限的魅力所在。
2.消費者使用的360度攝影
你想像一下,在你面前放置一個三腳架或者自拍桿,然後上面放著一個特殊的相機,就能給你拍攝一個360無死角全景照片或視頻。
3.無人駕駛技術
科技對人類生活產生的最大影響,衣、食、住、行是四個最為基礎和重要的方面,而無人駕駛技術則為人們的生活帶來眾多的改變。它對改善城市的交通擁堵、提高空氣質量、輓救生命、解決酒駕問題等,有著現實意義。
令人興奮的是,作為國內無人車的領軍企業,百度在該領域進展神速,其研發的無人駕駛汽車在國際通用KITTI數據集車輛檢測準確率達到92.65%,位列世界第一。截止到2016年11月底,百度自動駕駛技術專利申請數量達到605項,包括無人車的智能感知與控製、智能檢測與定位、高精地圖等國際領先技術。按照規劃,百度將在三年內實現自動駕駛汽車的商用化,2021年實現大規模量產。
4.超級電池
當前移動互聯網蓬勃發展。大家看到的常常是通信技術、晶片技術的發展。一個不太為人注意的重要支柱就是電池能力的大幅提高。沒有小而高能的電池,移動終端設備隻能停留在科幻。電池“能量體積比”存在一個和摩爾定律類似的快速發展規律。
超級電池,將真正讓物聯網、智能設備、智能生活跳出科幻成為現實。當然,超級電池也會讓安全攻擊能力、網路戰裝備出現飛躍。
5.隔空取電技術
不用數據線,直接在空中就能夠充電,在現今充電全是有線時代,無疑是個福音,它極大地解放了人們取電的空間限製。目前,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將此“想象”變為現實。他們利用周邊的無線電信號Wi-Fi,讓無電池裝置與傳統設備(如電腦和智能手機等)連接。他們其中的一項技術,名為無源Wi-Fi(passiveWi-Fi),正由一家衍生公司JeevaWireless 商業化。《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認為,此項技術是2016的突破性技術。
6.3D列印
3D列印通常是採用數字技術材料印表機來實現的。常在模具製造、工業設計等領域被用於製造模型,後逐漸用於一些產品的直接製造。該技術在珠寶、鞋類、工業設計、建築、工程和施工(AEC)、汽車,航空航天、牙科和醫療產業、教育、地理信息係統、土木工程、槍支以及其它領域都有所應用。
7.病毒抗癌技術
癌症,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殺手。長期以來,科學家們都在積極研發治療癌症的藥物。此前,他們已經知道病毒可以觸發免疫係統攻擊癌症,然而,改造病毒而不影響人類對病毒的抗體,這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不過欣慰的是,這項以毒治毒的方式終於有了進展。2015年末,皮膚癌治療產品Imlygic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的批准。其實,Imlygic是一種病毒,存活且具有傳染性,它可用於治療不能經手術完全切除的黑色素瘤病竈,殺死癌細胞。該技術被美國《大眾科學》評選為2016年最重要的12項醫療創新之一。
8.VR
VR是一種虛擬現實技術,是由美國VPL公司創建人拉尼爾(Jaron Lanier)在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的。其具體內涵是:綜合利用電腦圖形係統和各種現實及控製等介面設備,在電腦上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維環境中提供沉浸感覺的技術。其中,電腦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維環境成為虛擬環境(即Virtual Environment,簡稱VE)。虛擬現實技術實現的載體是虛擬現實模擬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