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3D列印vs 4D列印

  1. 3D列印

 

3D列印(3D printing),又稱增材製造或積層製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意指在電腦控制下,將材料不斷添加到粉末層噴墨列印頭的過程。如今它已經擴大到廣泛的各種技術,諸如擠壓和燒結過程。

3D列印可以印出罕見的結構,比如,你想印製一顆球,球的內部有蜂窩狀結構,這樣射出模式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有了3D列印,就相對容易3D列印技術已經大量應用在汽車/飛機零件製造、珠寶首飾製造、工骨骼製造…等。

它列印出的三維物體,可以擁有任何形狀和幾何特徵,係屬於工業機器人的一種。

《經濟學人》認為,3D列印技術將承繼19世紀蒸汽機動力、20世紀流水線生產,帶動21世紀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只要有想法,就能夠以製造為業;有了網路,便能將成品銷售到全世界。未來產業會出現一個特色:「萬人小市場」(數量夠多,有生意可做;數量也夠少,能維持專營路線,避開激烈競爭)。這是量產型產業的缺口;是整體市場的混沌地帶;也是小巧型公司的機會所在。

據《NHK》報導,博物館從去年開始3D列印佛像的計畫,使用樹脂當製作 ... 也讓大家見到3D列印也能應用於古物保存,展現新科技與傳統的完美合作。

 

  1. 4D列印

 

4D列印就是3D列印物件因為外部能量,諸溫度、光或其他的環境刺激物的影響而轉換成另一種結構的過程。

這項技術來自MIT自組裝實驗室(MIT Self-assembly lab)的計畫,該計劃之目的是結合科技與設計,發明自組裝及可程控材料的技術,希望重新塑造裝配、製造、產品組裝及性能。

4D列印比3D列印多了一個「D」,也就是增加了第四個維次-時間,4D列印採用的材料為記憶合金材料或是光敏材料,記憶合金可記憶原等因此4D列印人們可以通過軟體設定隨時間改變形狀的能力。 最直接的例子是,可適應災難或極端環境變化的建築材料。相信未來4D列印的技術普及後,可以讓我們的生活環境更加美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林公孚 的頭像
    林公孚

    岳林品質大觀園

    林公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